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蔡英文總在“吃喝”上栽跟頭

2016年09月08日 14: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8日發表評論説,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破百日,許多政策招來批評。但另一個讓人不解的是,她的幕僚團隊,似乎在蔡英文的形象管理上也出了很大的問題,竟不可思議地讓蔡英文這3個月多來,不斷地在“吃喝”問題上栽跟頭。

  最“經典”的是蔡英文每個月6萬元(新台幣,下同)請廚師,這原也不是什麼大事,但觀感終究不算好,可是蔡英文有其生活習性,真吃不慣馬英九的中興便當,也是沒辦法,可同情理解。

  問題出在她的幕僚竟想逆于社會情感,想把請廚師的事包裝為正面新聞主動釋給媒體宣傳,綠營甚至倒踩一腳,還反批馬英九吃便當“虛偽”。這拙劣的宣傳反陷蔡英文于不義,網友引蔡英文臉譜上一段,截取其宣傳廣告中一位年輕人的話,就重重打臉了蔡英文:“我有時1天只花60元左右,就算很想要吃香噴噴的排骨飯,還是會覺得吃三明治好了。”

  這“吃喝”災難並沒有結束。雄三飛彈誤射,全臺震動、兩岸震驚、舉世關注,在最緊要時刻,最需要蔡英文展現領導,坐鎮指揮以安軍心的時候,蔡英文不是先開會議,而又是“以吃為先”,先去參加僑宴;臺東被颱風重創,蔡英文在輿論三催四請下,才終於東進戡災,但旋風行程結束後,“又是吃”,跑去參加壽宴,又引起了災民受苦、領導人享宴的批評;9月3日軍公教走上街頭大遊行,1、2個月前就預告了,蔡英文幕僚早早知道,卻還在當天安排蔡英文去“品酒”,真可説是,可以讓貓在鋼琴上直接昏倒的“極品行程”。蔡英文天天都可以去品酒,何必選在軍公教憤怒遊行的那一天呢?

  説起來,參加僑宴、壽宴、品酒、吃法國餐甚至請廚師,這些“吃喝”之事,都不是了不起的事,只是民進黨過去用了極高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如今一一“回火”。例如,産業視察大啖法國大餐引來批評,雖然有些批評太過,但畢竟,連戰以前吃500元便當被綠營批得體無完膚,回批蔡英文吃千元法國餐,也變得剛好。

  而風災去跑壽宴,也不能怪大家批蔡英文,因為88風災時,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為盡孝心陪岳父去飯店吃稀飯,媒體報導蔡英文説她看到這新聞“氣到想砸電視”,如今,若有人想拿電視反砸,也只能説是“咎由自取”。

  最後,談這些,希望蔡英文團隊也不要認為被找麻煩,這些吃喝之事雖不是大事,但在民眾緊張、受苦或憤怒的時候,一則顧及民眾感受,二則顧及形象,這些不大的事,幕僚還是要當成大事謹慎來看,讓蔡英文屢屢在吃喝上栽跟頭,實在不太對勁。而我還沒提到蔡英文頻頻大手筆換車的事呢!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