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港媒反思臺鐵爆炸案:安全管理現漏洞

2016年07月19日 14: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反思最近在臺鐵車廂發生的爆炸事件。評論指出,惡性爆炸案件,暴露臺鐵的安全管理出現嚴重漏洞。經過此次案件,臺鐵應痛定思痛,徹底檢討多年之詬病,切實加強安檢,有關部門應做的是杜絕安檢漏洞,防患于未然。

  評論摘編如下:

  臺鐵載客車廂最近發生爆炸、導致25名乘客受傷的重大治安案件不僅震驚島內,還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所幸案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不少受害者傷勢不輕,有人頭髮被燒掉一大片,有人臉部、四肢被燒傷。據説,當時爆炸現場一片哀號,宛如人間煉獄。臺鐵是臺灣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也是外來遊客較常乘搭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載客量60多萬人次,其安全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發生惡性爆炸案件,暴露臺鐵的安全管理出現嚴重漏洞。

  據記載,臺鐵過去曾發生7起爆炸案,均是被放置不明爆炸物,兩起在車站洗手間,其餘都發生在車廂。除了1994和1997年的案件分別造成兩人受傷,其餘爆炸案都沒有造成傷亡。可見,這次雖然並非臺鐵首宗爆炸案,但卻是受傷人數最多的一次,尤其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不僅是臺鐵,恐怕也是島內首起“自殺式襲擊事件”。警方找到疑犯的遺書,內容提到因久病厭世及交代後事。由此可判斷,疑犯是厭世自殺,但其自殺的方式竟是攜帶爆炸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引爆,波及多名無辜的乘客。人們不禁疑惑:為何疑犯可帶危險物品進入車廂而無人覺察?為何他要選擇爆炸這種激烈的方式與無辜的民眾同歸於盡?

  臺鐵運送規則規定,旅客不得將危險物品、靈柩、屍體、未經鐵路機構許可之動物及對旅客、鐵路有危害或騷擾之虞之物品攜入車內。而爆炸物則屬於第一類危險品。但臺鐵迄今已發生多起爆炸案,可見長期以來其管理鬆懈,相關規定形同一張“廢紙”。這無異於向犯案者大開方便之門。大概由於過去的爆炸案並未造成重大傷亡,所以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檢討,導致再生憾事。

  經過此次案件,臺鐵應痛定思痛,徹底檢討多年之詬病,切實加強安檢。在大陸的一線城市,如北京、廣州的地鐵,近年都加強安全檢查,各站都有工作人員用探測器檢查乘客攜帶的物品。畢竟地鐵、火車每天的乘載量數以萬計,一旦發生襲擊案件,後果不堪設想。

  臺鐵這次爆炸案讓人想起兩年前的捷運隨機殺人案。雖然兩案的作案手法不同,但都是故意殺傷無辜民眾,造成公眾恐慌,而且兩人犯案的目的都是求死,卻要拉人“陪葬”。如此惡劣的手法令人毛骨悚然。為何會出現這些極端人士,而他們恐怖的作案手法為何屢屢得逞,值得臺灣社會深思。誠然,每個社會都有思想古怪、行為乖僻之人,這是不可杜絕的現象,而有關部門應做的是杜絕安檢漏洞,防患于未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