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務實面對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問題

2011年07月19日 09: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桃園中壢市內壢興仁路發生小轎車硬闖平交道,被“自強號”撞推的事故。臺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一事故暴露出目前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的諸多問題,平交道警示措施需要更新,平交到改善究竟是地上還是地下,這些都值得探討。

  社論摘編如下:

  日前桃園中壢市內壢興仁路平交道發生小轎車不顧平交道柵欄放下,硬闖被南下“自強號”撞推,犧牲一條生命,自強號列車也嚴重受損,臺灣鐵路部門各列車均延誤,乘客向臺灣鐵路主管部門索賠,臺鐵以小轎車違規闖越平交道,錯不在臺鐵而不賠償,這個事故引起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臺鐵不賠償理由不正確,今日時間即金錢的時代,每位乘客損失幾十分鐘,可能打亂幾天的行程或約會,可能喪失極大商機,凡是達到理賠標準的延誤時間,臺鐵應該就要賠償,乘客無法去判斷延誤原因,也沒有必要去追究延誤原因,乘客買票是一種契約行為,乘客要求就是要準點到達目的地車站,延誤賠償才會使臺鐵各車站積極去做危機應變事宜,也才能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品質。 

  其次“臺鐵局”平交道警示措施也要全面更新,很多平交道柵欄竹竿斷裂未更換,柵欄燈損壞也未修,更重要的在夜間或清晨柵欄放下,很多經過平交道駕駛或用路人看不清楚柵欄而撞上,建議“臺鐵局”應在平交道兩端裝置LED跑馬燈,列車往南,跑馬燈箭頭往南,反之箭頭則往北,如果往南往北各有列車經過,則應顯示雙向跑馬燈,用路人很遠就可以看到閃動的跑馬燈,自然就會作好停車的準備動作,這種平交道預防措施值得臺鐵採納實施。 

  第3點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改善計劃一再延遲的問題,桃園地區臺鐵路線與臺一號省道緊靠在一起,要建公路立體化跨越臺鐵是不可能的,臺鐵平交道車禍不斷發生。因此,桃園地區平交道改善計劃,經過近20年規劃,地下案或高架案討論爭議不斷,當然如果財政許可,地下案是最理想的,很多政治人物常用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改善計劃做為籌碼一再操作,臺鐵局也只好順應輿情延遲計劃的推動,其實最後臺灣最高行政主管部門“經建會”、交通主管部門都決定採取高架案,並編列預算、進行設計與施工,但是因為土地徵收問題,中壢段的地主不滿而有抗爭,此爭議成為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政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來桃園造勢,允諾當選領導人後,要將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改成地下化。其實依照目前臺灣當局的財政困境,是不可能採行地下化。連臺中市區臺鐵平交道改善都將地下化改為高架化,而且現在正在施工中。因此,建議政治人物不要介入專業的問題,讓專家去做專業的處理才是正辦,早日完成桃園地區鐵路平交道高架工程,徹底消除平交道車禍,減少人民生命財産損失,更可增加一條平面道路,使該地區道路交通順暢,更重要的是使臺鐵兩側土地可以整合發展,不會因臺鐵阻隔形成前後站差異發展現象。 

  最後建議桃園地區民眾包括政治人物要很務實去面對桃園地區臺鐵平交道的問題,高鐵也是高架化,五楊高速公路也是高架,機場捷運也高架,以目前當局財政情況,高架案才是可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