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金馬獎折射華語電影現狀

2015年11月23日 08:1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本屆獲獎影片《刺客聶隱娘》海報(資料圖片)

臺灣導演李安為侯孝賢頒獎,演員舒淇鼓掌祝賀。(資料圖片)

  作為“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之一的臺灣金馬獎21日晚公佈第52份獲獎名單。

  回顧此次名單,本屆金馬獎評委涂翔文指出,今年從入圍名單開始,就已有臺灣電影大勝的跡象,直到最後的得獎結果,也和預測態勢差不多。但臺灣所謂的“風光”仍是作者型導演引領風騷的結果,侯孝賢、張作驥都是卓然有成的風格家,若扣除兩片的得獎結果,臺灣電影是否還真的擁有全面優勢?新銳導演的斷層與路線差異,將來還得持續面對。

  《刺客聶隱娘》收穫5獎

  本屆金馬獎共有427部影片報名角逐獎項,超過上屆報名的364部,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11項提名中5項成真,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正在獄中服刑的臺灣導演張作驥,以《醉生夢死》收穫10項提名4座獎盃的佳績。同樣缺席頒獎禮的導演馮小剛,則憑藉《老炮兒》中的演出問鼎金馬影帝。

  侯孝賢導演攜《刺客聶隱娘》,一舉包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造型設計”大獎。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獎項,非“最佳劇情片”莫屬。此前侯孝賢憑藉《好男好女》與威尼斯金獅獎影片《悲情城市》兩度摘得“最佳導演”獎,卻在“最佳劇情片”獎上分別惜敗兩部港片《女人四十》和《人在紐約》,導演關錦鵬雖以《人在紐約》手捧8尊獎盃,還向侯孝賢坦承“得獎受之有愧”。

  金馬獎頒獎禮上,侯孝賢接過“最佳導演”的獎盃時,調侃自己很久沒有獲得過金馬獎了。他希望自己以後還能有機會拍唐傳奇,既然《刺客聶隱娘》開了個頭,以後應該還會繼續。徒弟鈕承澤為侯孝賢獻上“年度傑齣電影工作者”獎盃。對於自己多年的辛苦工作,侯孝賢稱“心甘情願”。

  侯孝賢曾5次擔任金馬獎主席,他認為這幾年評委越做越好,不過評審制度若能效倣奧斯卡的工會制將讓頒獎更為公平,“演員工會提名哪個演員今年演得最好,攝影工會提名攝影,每個都是專業提名”,工會提名制最公平,大陸市場遲早會實現。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