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分析:李扁時代修改課綱的三大黑箱

2015年07月06日 10: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據臺南玉井的歷史影像(作者提供)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的文章,回顧臺灣日據歷史,並分析指出李扁時代修改課綱的三大黑箱。徐宗懋認為這三大黑箱,一是肯定日本殖民踐踏先人血淚的歷史黑箱,二是未經由政黨辯論的政治黑箱,三是由幾個“臺獨”學者開閉門會議偷偷摸摸的教育黑箱。這三大歷史黑箱、政治黑箱以及教育黑箱,應該接受嚴厲的檢視。

  全文摘編如下:

  高中年齡是一個人基本思想形塑期,舊的高中課綱制訂于李扁時期,肯定日本殖民,踐踏日據臺灣先人奮鬥的血淚,自然應該調整,而且未來應該大幅調整。

  這裡放一張日據臺南玉井的歷史影像(見圖,作者提供),下方注名“昭和16年(1941)8月26日,玉井聯合保甲婦女團結成式紀念”。這張照片令我深思良久,因為主角是噍吧哖(臺南玉井)的婦女,照片拍攝時,已是噍吧哖事件(西來庵事件)後的26年了。這些婦女當年或只是小孩,親睹日軍殺戮恐怖場面;或尚未出生,但後來仍可聽到大人敘説慘痛經歷。噍吧哖民眾不僅不敢多言,也同時被八田與一所代表的日本殖民神話重重踩在腳底下。不過,這張照片4年後,日本亡國,神氣的日本警官打包行李走人,噍吧哖佃農解除被奴役的命運,獲得了自己的田地,過去被殺戮的冤屈終獲平反。去年臺南新化挖出3000骨骸,一些學者證實為噍吧哖的受難者,臺南市政府對嘉南先人的劫難反應平淡,反而吹捧八田與一,等於是幫著日本殖民者,在受難先人的骨骸上再補上一刀。

  明末,鄭成功驅除荷蘭人,率眾來臺,也把福建的地名“安平”帶來,臺南成了大明王朝最後的據點。1684年鄭克爽投降,施瑯率兵渡海,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清朝時期,朱一貴號召恢復明室,林爽文亦自詡延平郡王的繼承者。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後,先人的抗爭從未停歇。噍吧哖事件,余清芳仍然打出“大明慈悲國”的旗號,可見嘉南百姓的中國人意識多麼深刻!嘉南平原是中華文化在島嶼的發源地!至於文化界的抗爭,林獻堂成立礫社,宣傳中華認同,蔣渭水被日本人稱為“祖國派”。今天的“臺獨”並非當年黨外的延續,而是當前扭曲歷史的産物。

  肯定“日治” 踐踏先人血淚

  李扁的高中課綱肯定日本殖民。問題是,作為臺灣人,日本殖民的道德審視只存在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不存在其他的參照面,因為我們並不是第三者,而是被殖民的當事人。一些臺灣人肯定日本統治,等於是踐踏先人的血淚,承認無能以及適合被統治,仇視國民黨並不能成為出賣先人和心靈自甘墮落的藉口。這種課綱教育出來的年輕人,許多人不了解臺灣先人的血汗付出,以被日本統治為榮,其結果就是喪失自我砥礪,面對競爭的自尊和自信心。他們碰到強勢競爭者的挑戰時,其反應淪為“你們欺負我”“我們很可憐”“我們應該得到更好的照顧”等等,缺乏自我責任和吃苦的意識。臺獨並不是年輕人天然的成分,恐懼和虛無才是!

  李扁時代修改課綱,有三大黑箱。一是肯定日本殖民踐踏先人血淚的歷史黑箱,二是未經由政黨辯論的政治黑箱,三是由幾個“臺獨”學者開閉門會議偷偷摸摸的教育黑箱。這三大歷史黑箱、政治黑箱以及教育黑箱,應該接受嚴厲的檢視。同時,現有修定的課綱,不僅應該貫徹執行,未來更應該大幅修改課綱,強化日據時代先人抗爭的血淚歷史教育,至於包括八田與一的殖民建設,則應清楚説明是日本帝國擴張計劃的一部分,並以壓迫和奴役臺灣人為代價,以培養未來知恥勇敢的下一代。

  至於一些臺灣人肯定日本殖民,覺得當三腳仔很體面,以站在日本長官旁邊為榮,就像林佳龍坦白自己以日本殖民為榮,那很好!就大聲的説出來吧!因為這會使得有關臺灣歷史道德的辯論,變得更清楚,也更容易。(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