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高中課綱,一場中華文化保衛戰

2015年04月28日 0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8日發表自由作家黃智賢的文章説,柯文哲聯合民進黨,組成全臺13個縣市統一戰線,共同反對臺當局“教育部”的高中課綱微調。這是一場對臺灣下一代的心靈征戰。在絕大多數人都不在意的時候,臺灣島內,正進行一場中華文化保衛戰。

  這漫長的戰爭,從李、扁執政的20年起。李、扁對教科書做了天翻地覆的變動,這些變動,有長期的戰略目標:為了在臺灣島內,以教育為兵不血刃的武器,孕育出具有“臺獨”史觀的國民。所以理所當然的割斷歷史,欠缺學術良知,立場偏頗;而違反“憲法”和法律,更在所不惜。

  馬英九執政6年之後,終於起手修正教科書。臺當局“教育部”發佈的“課綱微調”,於是成了民進黨和柯文哲等“獨”派最新的戰場。這微調,到底調整了什麼呢?最重要的調整,就是歷史課綱和公民與社會的課綱。而這也是柯文哲和民進黨極力反對的原因。

  課綱稱為“微調”,其實是因為調整的內容並不多。可以説,整個以“臺獨”史觀建構的課綱並沒有被推翻,只是修正了課綱裏極其明顯違法“違憲”的部分。

  現在臺灣使用的歷史課綱,基本上是以“中國與臺灣,一邊一國”的立場來看兩岸關係,也就是中國是中國,臺灣是臺灣,互不隸屬。更要教育下一代認同臺灣為“本國”,以外國史看待中國史,並且極力切斷臺灣與中國的聯結,更極力美化日本殖民臺灣史。

  現有公民與社會課綱的偏頗立場,也達到令人噴飯程度。比如只提直接民主(公民投票)還不夠,還要求要説明臺灣公投的“問題所在”。整個課綱中,竟然沒有議會民主的內容。這顯然違反了民主的常態,與民主演進的史實,而只呈現了編纂課綱者“只有公民投票才是民主”的偏頗與無知。立場偏頗,不忠於史實的現有課綱,講到“中華民國”在臺灣,只提戒嚴、228和白色恐怖。但對於掃除文盲、9年“國教”、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數十年民主選舉、十大建設和經濟成就,竟只字未提或一語帶過。

  極力美化日本殖民政府,極力醜化“中華民國政府”。這樣的課綱,絕對是少有的奇跡。地球上並沒有出現臺灣共和國。可為什麼臺灣竟可以容許“違憲違法的臺獨史觀課綱”?還公然實行了這麼多年?

  當年輕人懷舊時的歷史源頭,只到日據時期,最多只到史明的400年;當新竹火車站的懷舊活動竟是穿和服,而不知劉銘傳修築鐵路已到新竹;當年輕人真心認為,中國大陸是“外國,是鄰國,且是不文明的鄰國”;當年輕人認為,“中華民國”本來就是外來政權,而臺灣是“我的國家”,日本是文化母國時,兵不血刃,“臺獨”已經成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