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20年過去,鄧麗君的意義何在?

2015年05月11日 08:42: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鄧麗君的意義在於,她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中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聲音代言。環境的提升,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使得明星塑造的重點裏,從此加上了人際理想——這種理想其實也是一種現代人的時代理想。

  鄧麗君忌日又至。自她在1995年5月8日去世,這二十年來,幾乎每年都會有關於她的紀念活動,初夏並不適合追念,但她的歌卻令追念變為甜蜜,更令早夏錦上添花。

  只是,仍有許多人發問,鄧麗君的意義何在?為什麼在她逝世14年後的2009年,還能以850多萬票的絕對優勢,力壓王菲、老舍、金庸,成為新中國成立60週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的榜首?

  鄧麗君的意義在於,她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中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聲音代言。一個時代的形象,得匯聚各種形象方能成就,聲音形像是其中之一。七八十年代的社會結構下,倡導的是一種質樸有力的審美,正是這種取向,培育出了一個鄧麗君,她那種乾淨的、甜潤的、精心雕琢的聲音,也是對她所在時代的最好回應。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3000多首中文、英文、日文歌曲,匯聚出了一個完美的聲音形象,而那個形象裏,又包含了一個標準中國女性的形象,溫潤、明媚、柔韌。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巔峰也莫過於此:讓自己成為時代記憶,讓自己的形象匯入時代形象。

  如果僅僅從娛樂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她的意義還在於,她將自己打造成了第一個“超越政治、超越性別、超越階層的大明星”。戰後的中國,娛樂業緩慢恢復,五 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娛樂業,已經有了明星形象塑造的意識,但力度還有欠缺,在方式方法上,還是溫婉的、常態的,明星擁有適度的神秘感,但這神秘感絕不超出 常人理解的範圍,甚至還得適當地表現出家居氣質,以增添親和力,林黛、樂蒂,以及後來的林青霞、林鳳嬌,莫不如此。三十年時間,進展非常緩慢,直到鄧麗君出現。經歷娛樂圈洗禮的鄧麗君,用無處不在的大墨鏡,宣告了這種無原則的親切和取悅的終止。

  當然,前提是,此時,屬於她的舞臺,已經是體育館、光芒四射的電視臺演播廳,而不是從前的歌手活動的那種南洋夜總會的小舞臺。環境的提升,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使得明星塑造的重點裏,從此加上了人際理想——這種理想其實也是一種現代人的時代理想,明星得是神秘的、疏離的、遙遠的,與普通人有別的,他們的世界,得乾淨明亮如太空艙和手術室,這樣才配得上即將到來的新世紀。鄧麗君是這個時代轉捩點上的第一個巨星,現在看來,也是唯一一個巨星。

  天賦、努力,以及時代的處處配合,成就了鄧麗君,而鄧麗君也成全了這個時代。但所有擔當時代天線的人,似乎也得分擔時代的命運:她得以生命為這個時代謝幕。當上世紀八十年代過去,當屬於她的時代森林漸漸倒下,她以夜鶯的姿態振翅飛去,從此活在五月的追念裏。(韓松落 專欄作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