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成龍做“好人”先請放過鄧麗君

2015年04月10日 07:54: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林青霞變身作家出書兩本,本本以鄧麗君為宣傳點。現在,成龍出新書,又再回顧與鄧麗君的戀情,還説與她分手是正確的選擇。關於私生活,鄧麗君本人是不願意與外界分享的,為什麼作為“朋友”,作為“前男友”卻要這麼消費她?

  名人出書,有時不自信自己的文筆和賣座力,往往再拉上別的名人站臺助威,寫篇小序,或者是邀請出席記者會。衣香鬢影、共襄盛舉,其樂也融融。這種見得多了。但拉上已過世的人給自己“站臺”,而且熱衷於此,就未免讓人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前有林青霞變身作家出書兩本,本本以鄧麗君為宣傳點。海灘泳裝照擺出來,還説夜裏夢到她,真是藝高人膽大。現在,成龍出新書,又再回顧與鄧麗君的戀情,還説與她分手是正確的選擇。真不知道這是真心的懷念,還是別的什麼目的。亡者為大,支援鄧家人這次面對成龍出書的喊話:請不要再消費鄧麗君了!

  光陰流轉到今年,鄧麗君去世已二十載。二十年星河依舊燦爛卻沒有讓民眾淡忘對她的印象。是因為鄧麗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是因為鄧麗君流傳于圈裏圈外的為人口碑,是鄧麗君身上的淡淡幽情和一份神秘感。説到神秘,鄧麗君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已經深居簡出,減少公開露面和演出,也甚少做媒體訪談。她維持了自己的神秘性。

  關於私生活,鄧麗君本人是不願意與外界分享的。為什麼作為“朋友”,作為“前男友”還要做大大方方狀與外界分享他們的隱私?特別是這位不後悔與之分手的“前男友”成龍,既然都不後悔了,何苦還要再擺出來和街坊們分享。

  成龍受訪時説:林青霞、關之琳、劉嘉玲、張曼玉等緋聞女友,因為雙方都沒有承認過,所以不便多説戀情。那麼關於鄧麗君就可以侃侃而談?不應該。去世的人不能開口説話不等於沒有了隱私權。成龍説這種話,就像信口開河説房祖名不犯法也應該每年回去蹲幾個月(牢房),屬於法盲語言。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鄧麗君沒有去世,她也不會出來摻和這種鬧劇。鄧麗君一生沒有給自己出過書。雖然早期演出過電影,她在事業上,只傾心專注于唱歌這一樣事,甚少捲入與他人的是非。最大的八卦當然就是和成龍的這一件。即便可稱之為“戀情”,為時也是相當短,就在鄧麗君美國遊學那一陣子。然而因為男方當事人的反覆提及,變得無法消停,仿佛轟轟烈烈。

  對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與成龍的這段陳年舊事,那麼多年後,鄧麗君早就既沒有怨也沒有恨。當初即使有,也不會放到臺面上供八卦消遣。曾經傳得沸沸颺颺的鄧麗君因記恨成龍拒絕其為之頒獎一事,即便發生過,也是在綵排時。如今留下的影像資料,TVB第五屆金唱片頒獎典禮,正式大典頒獎時,成龍吊兒郎當地把鄧麗君的歌《在水一方》讀成《水在一方》,鄧麗君都沒有翻臉還是笑盈盈地接受。這是舞臺上,鄧麗君是要面子的人。

  真正的愛與尊重與懷念——是了解與理解這個人想要什麼。如果鄧麗君是一個喜歡炒新聞,需要靠這種傳播活下來的小明星。那就幫她炒、抱著她炒,炒得塵土飛濺、沸沸颺颺,可惜鄧麗君不是,她是典雅的化身,是故去的傳奇。莫小棋會感謝黃海波的“不娶之恩”,鄧麗君一句話也不會説。因為她不在乎。還有就是,她也無法在乎了。她走了都二十年了。

  成龍這樣自我評價:我是個沒文化的好人。“沒文化”大家現在都領教了,至於“好人”,不如先請放過鄧麗君吧。(甘鵬 媒體人)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