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為什麼港女越來越願意“北嫁”

2015年04月20日 08:2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香港特區政府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香港5.6萬宗結婚登記之中,新郎是內地人的有5400多宗,即差不多每10對新人中就有一對屬港女嫁內地男。20年來,香港與內地的跨境通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多是香港男性北上覓偶。近5年,“港女北嫁”的比例開始迅猛增長。

  港女北嫁5年增六成多

  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高峰時曾達1097比1000。由於適齡男性多,許多人教育水準也較低,他們在香港尋妻無望,於是到內地娶妻成為解決單身的方法。

  1997年以來,兩地通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佔到香港總結婚宗數的三成到五成之間。不過,早期跨境通婚幾近“單一”的情形是:處於社會基層、年長、學歷不高的香港男性“北上”尋覓伴侶。這種通婚也常與“老夫少妻”、“家庭暴力”等負面標簽掛鉤。

  1997年,“北上”嫁給內地男性的香港女性只有675人,2014年變成5400多人。“港女北嫁”的趨勢變得明顯,主要發生在近5年。2010年,香港內地跨境婚姻中,僅17.5%是港女嫁內地男,2014年則跳至26.3%,短短5年飆升了近67%。

  與此同時,新娘為內地人的婚姻宗數去年有1.52萬宗,佔跨境婚姻總數的73.7%,相比2010年的82.5%,呈現逐年下跌趨勢。

  內地男變得優秀富有

  為何越來越多的港女願意北嫁?有香港專業婚禮顧問認為,不少港女認為部份港男不思進取,內地男愈來愈優秀及富有,吸引大批港女青睞。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建華説,以往香港女性對內地男性的印像是“土”、教育水準低,多不願意“北嫁”,“但隨著內地經濟發展,交流溝通增多,香港女性對內地男性的觀感轉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生活水準也與香港日趨接近,這打破了香港女性的心理障礙。”

  香港婚介機構“聚緣坊”負責人鄭莉莉從事婚介行業15年,兩地通婚佔據她業務份額的三成以上。她坦承這幾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內地大城市女孩子自身條件好的,未必願意嫁來香港; 香港女孩子願意嫁過去,除了內地男性素質提升外,希望去內地工作或生活也是重要因素。”

  學者認為,隨著香港與內地全方位的交流、接觸增多,而且交通便利,自然會出現港女北嫁的結果,這是兩地交往增加的一個表現。

  高素質港女更“開明”

  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還顯示,香港女性中從事教師、私營企業僱主、服裝設計師、建築師、律師等職業的高學歷、高職位和高收入者,對內地的文化和觀念更易接受,並樂於與內地男性結婚。

  香港一家專注跨境婚姻的婚戀機構負責人説,越來越多的年輕香港女士加入北上尋夫的隊伍,她們很少因地域問題而設限。在該機構官網的香港專頁,大多香港女士外形靚麗、只要男方工作穩定,擇偶條件並不嚴苛,有固定工作、自食其力及性格人品好便可,並無過多財産要求。

  正在廣東讀大學的香港女生Mary有相處一年多的廣州男友。“我們雖然分別在香港和廣州長大,但是從小就聽同樣的音樂、看同樣的電影、接收同樣的資訊,並沒有感到文化差異。”Mary説,沒有因為自己是香港人就有優越感,“現時內地很多城市發展得都不差,生活品質甚至比香港還高。要是結婚定居的話,選擇廣州或者深圳也很好。”

  香港集思會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50%以上受訪者預期,內地與香港跨境婚姻的趨勢將會穩定增長,同時相信兩地人的結合,能推動彼此的文化融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