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述評:臺灣青年創業“獲得感”的關注與期待

2015年03月11日 0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就在今年兩會拉開帷幕之際,阿里巴巴榮譽主席馬雲二度赴臺灣演講,受到島內青年瘋狂追捧。馬雲關於其創業經驗的分享,幾近成為青年對未來美好想像的縮影。

  近年來,大陸所面臨的問題是,隨著畢業人數增加與經濟增速放緩對就業構成雙向擠壓而造成的“就業難”。臺灣同樣面臨畢業生薪金低,就業困難,創業難等問題。“青年創業”這一話題放諸兩岸,都有其探討的期待與必要。

  “創客”一詞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獲得不少大陸創業青年的熱情點讚,“創業”“創新”已經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詞。同時,“為臺灣青少年多做工作”在兩會上的提出,讓“臺灣青年創業”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烈討論、出謀劃策的重要議題。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説,我們要與時俱進,要根據臺灣青少年的新興媒體的追求搭建平臺,來適應他們這種小眾化的需求,根據他們問題和需求的導向,有針對性地、時效性地做好臺灣青少年的工作。

  鼓勵引導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讓他們感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享受到兩岸經濟合作的“紅利”,有利於推動做臺灣青年一代的工作。基於此,臺盟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建議打造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新平臺。

  同時,臺灣團多名代表提出為臺灣青年在大陸求學就業爭取更多領域、更具操作性的優惠政策,為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保駕護航”。大陸在尋求鼓勵臺灣青年創業,併為其創造良好創業環境方面,展現巨大的誠意與決心。

  兩岸青少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共同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面對當下經濟發展與生存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社會各界有責任與青年共同直面困境,通過創造條件與環境,鼓勵引導青年實現自我價值,讓兩岸青年有“獲得感”,共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

  讓我們把目光再次轉向在臺灣獲得青年追捧的馬雲身上。兩岸經濟貿易合作這一課題,看起來既大且寬,但其實涉及方方面面,關乎兩岸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馬雲與雷軍赴臺演講,並提出將設立基金助力臺灣青年創業,無疑給臺灣青年莫大鼓勵,這不但是兩岸經貿合作的新模式,也是讓臺灣青年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的良機。

  由是觀之,在大陸鼓勵促進創業創新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在兩岸社會各界的努力下,我們相信,臺灣青年都可把握機遇,努力創造自己的夢想,實現確切的幸福。(台灣網 張潔)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