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政府工作報告讓青年創業“有感”

2015年03月09日 16: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5日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13次提到了創業,並配套一系列措施,為青年創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報告提到:“今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為歷史最高。”換言之,社會上對於“畢業即失業”的擔憂仍然存在。但報告同時提出實施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援到新興産業創業”的政策導向,掀起了新興産業創業熱潮,給青年創業帶來更多希望。報告還制定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設立400億元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措施,幫助更多青年投身於新興産業創業大潮中,為青年創業加油助力。對於青年人創業來説,是挑戰,更是機遇。

  創業大潮來襲,青年創業“攔路虎”能否進一步消除?對於青年創業關心的行政審批環節,報告指出:“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式,明確時限。”“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鬆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這些政策進一步降低創業門檻,有效激發青年創業的積極性,讓青年創業“有感”。

  青年創業的機會又在哪?從報告中“政府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可以挖掘出相關創業的機遇:“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支援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整合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網際網路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文化創意産業蓬勃發展”。可見,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網際網路新業態、文化創業産業對於青年創業發展來説仍很大的空間。

  青年創業機會多多,重要的是用心觀察與發現。筆者認為,從政府報告提到的急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中找到突破口,是個不錯的創業思路。例如從新農村建設中發現機遇,從農業現代化中尋求機會,從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揣摩商機,甚至從西部邊遠山區溜索改橋中閃出創業想法等等。青年創業,不僅是創業財富的積累,也是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的實現。

  政府工作報告對於青年創業來説,更像是計劃書“藍本”,描繪了市場狀況、行業變化等外部環境概況,對於引領青年創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是,“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青年創業還需自身“硬”。

  眼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席捲全國大地,為青年創業增添更多創業曙光。報告提出“政府要勇於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更是為有志於創業的青年帶來信心。(文/吳陳舒)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