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歌迷搶票苦 全臺瘋江蕙

2015年01月30日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閩南語歌后江蕙

閩南語歌后江蕙

  臺灣閩南語歌曲不可撼動的天后,25場告別演唱會門票當天搶光,慧眼看中周傑倫創作的第一首歌曲並將之唱紅,費玉清笑説要做她的“老伴”……

  《家後》《傷心酒店》《酒後的心聲》《甲你攬牢牢》……這些閩南語歌曲俘獲臺灣幾代人的心,也令首唱江蕙成為歌迷心中的歌后。江蕙,1964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縣。幼時家貧,8歲時就攜妹妹江淑娜在臺北酒家走唱。因所唱多為悲傷情歌,姐妹倆被稱為“苦情姊妹花”。江蕙在家排行老二,“二姐”也成為歌迷對她的昵稱。

  2015年新年伊始,臺灣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江蕙宣佈今年7月起在臺北、高雄舉辦16場演唱會後“封麥”,這個消息蓋過了臺灣新任縣市長和周傑倫婚禮的新聞。1月5日起預售演唱會門票,引發全臺瘋狂搶購熱潮。有多難買?臺灣網友調侃,比搶iPhone還難!為方便購買,大部分門票通過設在超市的電腦終端售賣。開賣首日,網路售票系統涌入35萬流量以致當機。第二天,歌迷直接到主辦方大樓外排隊買票,當日票全部售完,但沒買到票的人不甘離去,有人在擁擠等待中昏倒送醫。

  看到歌迷搶票的辛苦,江蕙宣佈再加演9場,結果這9場的門票也在預售當天一搶而空。有媒體指責歌迷“綁架”江蕙,江蕙馬上寫公開信表示,對於歌迷想聽她唱歌的心情,她充滿感激,在衡量自己的體力與場地時間後,允諾加開9場,並非出於壓力,而是“甘願歡喜的”。

  這就是江蕙,她成名後也一直保持溫柔、體諒、善良的形象,向社會傳遞著正面的價值。2013年她在高雄舉辦演唱會時,唱到《故鄉的歌》時有中斷,第二場時她説:“昨天因為太想念父母所以沒有好好唱完,覺得父母應該要坐在臺下看我表演,回去後我有跟父母説我很想念他們,同時也告訴他們説今天不會再哭了,要好好演唱這首歌!” 紐西蘭的雕刻家費爾,曾到臺灣尋找在此登山失蹤的兒子,他在寫這段經歷時提到,在臺灣偶然聽到過江蕙的歌,雖然聽不懂歌詞,但“這是在唱人們受傷的感情”,唱出了“人生最濃縮的苦、最純然的愛”。江蕙得知此事,在自己又開演唱會時買好機票請費爾到臺灣聽她的現場,被媒體傳為佳話。

  江蕙至今未婚,但其緋聞也有滿滿的正能量,她曾經邀請傳過緋聞的男主角洪榮宏夫妻雙雙登上她的演唱會舞臺,也與追求過自己的張菲一直保持朋友關係,費玉清笑談要當她的“老伴”。此外,每當臺灣發生天災人禍,她都會站出來安慰鼓勁。去年高雄氣爆,江蕙在網路上留下自己唱的《博杯》歌詞:“惦惦無聲,頭犁犁,看著紛亂的土地,誠心最後博一杯,望天替咱保祐這個家……”

  江蕙雖然年少成名,但在藝術上一直進取,沒有停步。她早期的作品呼應臺灣當時苦情的社會氣氛,多以傷心情歌為主。後來一路拓展題材,親情、社會都入歌,牢牢抓住幾代人的心弦。她的音樂也從早期的閩南語歌謠到加入R&B、探戈等元素,每次嘗試都恰到好處,被歌迷迅速接受。她慧眼賞識周傑倫創作的第一首歌曲《落雨聲》並將之唱紅。臺灣媒體評價她“不僅是近代閩南語流行音樂的進化史,也成功塑造了臺灣女性典範”。(路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