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江蕙封麥演唱會搶票風波後的反思

2015年01月23日 13: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歌壇天后江蕙封麥前開演唱會,釀成搶票風波。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胡幼偉的評論文章説,我們明明是活在大眾傳播的時代,卻無法受惠于大眾傳媒本應發揮的娛樂功能呢?大家罵售票系統之時,也莫要忘記檢討如今臺灣的電視臺發展,它已經拋棄了娛樂社會大眾的基本功能。

  評論摘編如下:

  江蕙封麥前開演唱會,釀成搶票風波。大家都在罵售票系統有問題,卻忘了檢討,歌迷被逼得非得到演唱會現場,才能一睹天后丰采、聆聽美妙樂音,實在是因為在現今的臺灣,電視臺已經拋棄了娛樂社會大眾的基本功能。

  美國傳播學者萊特指出,為民眾帶來娛樂,紓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討生活的緊張,是大眾傳播的一項社會功能。另一位美國學者史蒂文森也強調,人們把接觸傳媒,當做是一種重要的休閒娛樂活動。傳媒“使用與滿足”的實證研究也指出,尋求放鬆與娛樂,是人們接觸傳媒內容的一大動機。

  流行音樂既然是以大眾做為訴求市場,當然應該是以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做為主要載具,按理來説,應該是電視臺服務觀眾的一種主要內容。就以江蕙而言,大多數歌迷當初也是經由看電視,才會開始喜歡上她的歌曲、佩服她的歌藝。

  江蕙要封麥了,歌迷卻非得用高價去搶票,擠進演唱會現場,才能再好好聽她唱幾首成名曲。至於搶不到票,或買不起票的歌迷,就只能望二姐而興嘆了!誰叫我們明明是活在大眾傳播的時代,卻無法受惠于大眾傳媒本應發揮的娛樂功能呢?

  為何江蕙發跡于電視,廣大的歌迷卻無緣在電視上聆賞天后封麥前的告別演出?答案很簡單,但也很讓人遺憾。因為現今的臺灣,各大電視臺為節省節目製作成本,早已不再推出精緻華麗,兼具聲光音效的流行音樂節目了!如今,要好好聽大牌歌手或樂團在電視上表演,不被無聊的插科打諢干擾,只有在跨年晚會特別節目中,才能一償宿願。而電視臺一年也只願意做一次這樣的精彩節目。這不能不説是流行音樂歌迷的重大損失。

  現在電視臺的主流娛樂節目,都是小成本的所謂娛樂性談話節目。找幾個藝人上來排排坐,自曝家醜或論人是非八卦,言不及義,不知所云,毫無娛樂水準可言。久而久之,真正的實力派歌手或樂團,既然沒有在電視上發揮的空間,便順勢轉變成自己搞演唱會的個體戶。然後用高價門票支應高水準表演現場的一應開銷,再自己大賺一票。於是,流行音樂就從人人可以經由傳媒接觸的大眾流行文化,變成了有錢人才能享受的現場精緻藝術展演。

  為了心疼歌迷,江蕙一再加開演唱會場次。然而,不管多唱幾場,仍然是只有一小部分歌迷有幸聽到二姐封麥前的美聲,那些買不到或買不起票的廣大歌迷,共同心聲必然是,我好想在電視上甲你攬牢牢(編者注:江蕙的一首歌曲《甲你攬牢牢》,甲你攬牢牢意即“把你抱得緊緊的”),無奈,現今的臺灣電視臺,已經棄守了他們本應發揮的娛樂大眾的社會功能了!(胡幼偉 作者係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