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大陸話劇精品“扎堆”臺北

2014年10月30日 13:3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風雪夜歸人》劇照。

《風雪夜歸人》劇照。資料圖片

  近一個月,走進臺北中正紀念堂捷運站,都可看到《風雪夜歸人》一人多高的大幅海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經典話劇《風雪夜歸人》10月16日起在臺北“兩廳院”戲劇院連演4場。

  去年9月,國家大劇院攜原創話劇《王府井》踏出“跨海登臺”的第一步,在臺北、高雄兩地演出8場。此次對國家大劇院來説,不僅是梅開二度,更是再上層樓。因為與去年不同,這一次《風雪夜歸人》屬於臺北“兩廳院”的正式演齣劇目,通過純粹商演模式運作。這不僅體現臺北觀眾對《風雪夜歸人》的期待程度,更是對去年《王府井》試水效果的檢驗。

  在10月16日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欣慰地表示,聽説售票情況不錯,給他們莫大鼓勵。《風雪夜歸人》是戲劇大師吳祖光1942年的作品。該劇講述了京劇名伶魏蓮生與法院院長青樓出身的四姨太玉春的愛情悲劇。雖然是半個多世紀前的作品,但其表達的對於獨立人格、自由生命的永恒追求超越時代,已成為中國現代戲劇文學史上一朵傲然綻放的寒梅。其實,《風雪夜歸人》與臺灣還有一段小曲折。1990年《風雪夜歸人》首度到臺演出,劇作家吳祖光夫婦卻被拒之於臺灣門外。或許因為有這段淵源,這一次吳祖光之子吳歡不僅為《風雪夜歸人》題寫海報,也隨團抵臺。

  鄧一江説,希望把大劇院的藝術水準展現給臺灣觀眾,也由衷期待臺灣觀眾的回饋與反響。導演任鳴更熱情地表示,希望由馮遠征、梁丹妮、余少群、程莉莎等大陸一流演員組成的團隊演繹的經典作品,“能夠打動臺灣觀眾”。

  同樣抱持這樣態度的,還有持續一個多月的“中國國家話劇院2014年臺北演出季”。10月底、11月初,《紅玫瑰與白玫瑰(時尚版)》《兩隻狗的生活意見》將亮相臺北。在此之前,《理查德德三世》《死無葬身之地》已相繼登臺。兩部經典劇目雖然在大陸聲名遠播,卻都是首次赴臺。

  與《風雪夜歸人》選址臺北最頂級戲劇殿堂“兩廳院”不同,國家話劇院選擇的是小劇場南海劇場。劇場雖小,卻有著近半個世紀歷史,堪稱臺北劇場表演的發源地。國家話劇院對外合作中心主任李東介紹,他們一眼看中了南海劇場,認為適合話劇演出,適合與觀眾近距離互動。

  已經登場的《理查德德三世》《死無葬身之地》,演出結束後,導演王曉鷹、查明哲都攜主要演員與現場觀眾進行演后座談。“為什麼在一部西方戲劇中融入京劇元素”“背景板上的血流成河的效果是怎麼做到的”“怎麼能幾分鐘之內化裝成被打得頭破血流的樣子”等,觀眾們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死無葬身之地》是法國哲學家薩特的名劇。一位臺北青年學生嚮導演求教,薩特在劇中是否在嘲諷沒有意義人就無法存活?查明哲則以加繆的西西弗斯的故事來回答,努力本身就是存在的意義……臺北的秋季,來自彼岸的精品話劇無疑帶來一股不同以往的清風。(記者 孫立極 李煒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