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餿水油事件誰之過?

2014年09月18日 08:0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6日,臺北犁記餅店焚燬消費者退回的12萬顆糕餅。(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灣餿水油事件第一波問責來襲。9月16日上午,餿水油企業所在地的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召開記者會,向公眾鞠躬道歉,並宣佈縣府5局長將在完成相關工作後,自11月起下臺負責。

  屏東縣長拒絕下臺

  這是餿水油事件發生後,屏東縣長首次面向公眾道歉。記者會前,他只在部落格上表示過“勇敢承擔”“絕不回避責任”。

  屏東縣政府之所以備受指責,是因為該縣一位老農曾5次向縣政府舉報相關企業的惡行,卻未獲回應,最後老農自行蒐證,轉而向臺中舉報,事件才終於曝光。

  曹啟鴻是民進黨籍,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問責問題立場迥異。國民黨屏東縣黨部要求其立刻下臺,但民進黨屏東黨部則曲為維護,轉叫馬英九下臺。曹啟鴻個人也無離職意願,稱餿水油不是單一事件,也不是單一縣市發生的事,政治不應干擾行政。

  此次屏東縣政府包括衛生局長、環保局長等5位局長集體請辭,亦被看做是曹啟鴻丟卒保車之舉。

  外界風傳,臺當局的“衛生福利部部長”可能也要為此事下臺。 “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行政院”將在本週三或週四,完成食品安全問題法規、制度、執行及責任歸屬等各層面的檢討,向民眾報告。

  港臺反思食品安全制度

  被“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售餿水油波及的下游企業正在遭遇退貨和投訴之苦。臺灣“食藥署”網站公佈的問題産品顯示,此次受波及的廠商遍及臺灣全島,諸如盛香珍、味王、好帝一、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憶霖、犁記等眾多知名企業、百年老店赫然在列。問題油品還流向許多小吃店、路邊攤等。

  16日,臺北的百年餅店犁記焚燬了消費者退回的12萬顆糕餅。犁記發言人稱,退貨金額將近新台幣4000萬元。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16日晚再公佈疑受餿水油影響商戶名單,港九新界合計增加141間受影響商戶,讓名單上的食肆商戶總數增至524間。新增名單中,包括香港味千食品有限公司、三井飽餅專門店等連鎖餐飲商的多家分店,甚至連廉政公署總部職員餐廳,以及工聯會位於灣仔洛克道的會址亦榜上有名。

  在大陸擁有巨大市場的臺灣企業康師傅,也承認在臺灣生産的産品曾使用過問題油品。不過康師傅強調,在大陸生産的速食麵並沒有使用過餿水油。

  生産餿水油的“強冠”已被勒令停業,董事長也被羈押,但餿水油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民眾健康問題,卻很難得到補償。此次事件,暴露出臺灣和香港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仍存在大漏洞,尤其是臺灣一直被稱道的食品認證制,其權威性更是大打折扣。兩地輿論呼籲,必須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和問責制度。(閔喆)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