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孟儒:臺灣的食安風暴只是冰山一角

2014年09月16日 11: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9月15日發表臺灣旅美政論家孟儒的評論説,臺灣各界對大陸總是存在著一些無以名狀、自以為是的優越感,總覺得自己在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走在中國大陸的前面,過去有人常説大陸經濟落後,但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追了上來,部分地區甚至超過臺灣,就又説兩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值差距。許多人還常常拿大陸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做為自我吹捧的話題,一幅高人一等的樣子。如今臺灣一再發生食品安全風暴,這不但重創臺灣美食王國的聲譽,更凸顯出臺灣從法律規章到臺當局施政亂無章法的一面,難怪有人要挖苦説臺灣已是“美食亡國”了。

  目前發生的食品風暴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問題不僅局限在臺灣,現在還波及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越南、馬來西亞,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可能。臺灣光最近幾年就有塑化劑、瘦肉精、毒澱粉、劣質油、皮革油、餿水油、病死豬肉、牛肉摻水、混充羊肉、香精麵包等等,無良商家貪小便宜,大賺黑心錢,反正出了事,一來罰則有限,二來只要虛情假意的道歉認錯,三來推拖一番,等到風頭過了,一切回到原點,大家繼續幹那非法害人的勾當。所有知情人士都能理解,全臺還有太多的未爆彈,難怪今天出事的商家自認自己只是倒楣被抓的一群罷了。

  換句話説,當前的這種行為恐怕不是特案,更可能是通案,是普遍性的行為。其實,我們看到太多類似的情形,防洪治水的搞出一堆豆腐渣工程,搞教育的吃學校營養午餐,教科書採購,辦交通營造的上下其手,專玩各種建設,搞消防的就吃各地商家的消防安全,反正就是上下交徵利,只要不出事就好。此時,筆者想到的是共産黨人常説的,剝削階級不打是不倒的,這些人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要這些人靠自律來解決問題簡直是與虎謀皮,既然自律不行就要他律,良心、教育、道德對這些人不能發生任何作用,非嚴刑重罰不足以遏止這些行為。

  對這次的食安風暴,至少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談。一是誰該負責,這裡面又可分為“臺當局”、地方與生産者,二是法制建設是否完備,三是民眾的反應是否過當的問題。這次餿水油事件的業主當然必須依法追究責任,事情發生在民進黨執政的屏東縣,縣長當然難辭施政不嚴、監督不週的責任,但就像上次高雄氣爆事件一樣,本來就是地方縣市政府該負主要的責任,但國民黨就是能讓民進黨把問題成功的轉化成馬英九的無能。在我們看來,馬英九當局只應為法制建設不夠完備、督導不週、反應不及負責,對於部分民眾及社會的過當情緒反應則不應過度苛責。

  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如果臺灣從上到下不能痛定思痛,不能從“立法”到行政都有徹底的反省,繃緊神精,落實施政與執法,大家都還只是便宜行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虛應故事一番,説不定幾個月內就會又有新一回合的食安、工安、醫安問題出現,且莫説筆者言之不預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