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藝人吸毒:不要考驗自己的意志力

2014年09月04日 08:0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不要考驗自己的意志力——這個時候,看到這個標題,敏銳的讀者或許已經猜出,説的是藝人吸毒這件事。

  近期,兩個看起來像“乖乖仔”的港臺男明星因涉毒被拘,是兩岸三地娛樂圈的頭條新聞。一些過往涉毒的藝人也被舊事重提,其中也包括已過世的臺灣藝人大炳,某些臺灣媒體“不厚道”的標題引起家屬的不滿,也受到輿論的譴責。

  逝者為大,我們也許不該提起大炳,但37歲即離開人世的大炳,人生之路確實令人“一聲嘆息”。他曾經是臺灣綜藝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才華橫溢、機變百齣,反串模倣、惟妙惟肖,搞笑戲謔、妙語連珠,就算是在政治模倣秀上談論政治問題,也能切中要害、折服對手。大炳曾就讀的藝校為臺灣演藝圈輸送了不少人才,不少臺灣當紅藝人都是大炳的“同門”,而同學們公認最有才華的大炳,卻因四度吸毒被捕,重創演藝事業,無奈遠走他鄉謀生,不幸早逝,令人嘆惋。大炳自認是軟弱的人,所以“一再自信能夠戒毒卻一再走回頭路”。第四次吸毒被抓時,他對媒體説:不要再相信我,不要再給我機會。大炳過世後,家人透露其實他16歲就沾上了毒品,無數次苦苦地掙扎過,卻還是難以擺脫。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身想毒,仿佛大炳悲劇的寫照。為什麼殷鑒不遠、活生生的例子在這,演藝圈還有人前赴後繼涉毒?原因也不難解釋。數據顯示,80%的人涉毒原因是好奇,好奇吸毒究竟是什麼滋味,抱著“嘗百草”的心態想嘗試一下,演藝圈的人想必也不例外。至於為何沒從身邊的悲劇中吸取教訓,一來恐怕是過於相信自己的意志力——相信自己一定不會沉迷,相信自己只“小吸怡情”、有所節制,相信自己將來一定“拿得起、放得下”,不會走到無路可走的那一步。二來過於相信自己的“人品”運氣——認為法網恢恢、疏而有漏,自己行事機密,深斂密藏,一定不會被發現。所以,哪怕父親是禁毒大使,哪怕自己拍過反毒宣傳片,也敢臺上一套臺下一套,最終讓視他們為偶像的粉絲們“心碎了一地”。

  一般來説,自信沒錯。不過在吸毒這件事上,還是不要過於自信了。你我皆凡人,明星名人也是肉體凡胎,切不可用毒品試驗自己的意志力,更不要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來考驗自己的意志力。至於運氣這種事,其實最不可信,還是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吧。(王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