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跟柯震東學危機公關致歉

2014年09月01日 08:52: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著裝、語言、情緒表達、時機選擇……從管理溝通道歉的藝術上看,柯震東和他的經紀團隊這次危機公關堪稱範例。然而道歉是做錯事情後的補救,亦不能代替善惡是非本身。

  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過錯,是一個永恒話題。公眾人物頂著名聲的光環,做錯事情往往不願意承認,並會想方設法為自己辯解。掩蓋錯誤和自圓其説並不少見,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強調客觀因素,避重就輕,甚至會為錯誤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與公眾的反感對抗和不斷面對層出不窮的質疑的同時,謊言帶來更多的謊言,藉口帶來更多的藉口,理由帶來更多的理由,想終止的時候雪球已經越滾越大。這樣的遺憾不乏先例。

  在是非面前,不會道歉的明星不是好明星。上週末柯震東和他的經紀團隊以北京和臺北兩場新聞發佈會,用實例詮釋了什麼是藝術的道歉。

  此次吸毒事件,柯震東獲釋的12小時內就在北京召開道歉會,以白襯衣黑褲的樸素而正式的形象出現,明確向媒體表達了三點:承認錯誤、遺憾以及為事情負責。回到臺北又再次召開道歉發佈會,同時微博致歉。從管理溝通道歉的藝術上看,柯震東和他的經紀團隊這次危機公關堪稱範例。

  首先時機、內容和細節處理小心謹慎,第一時間致歉,並用清晰和正確的措辭,避免情緒化煽動性的言行。通常,公眾要的無非是承認錯誤,並且表達以後不會再發生,過多情緒化的言行並沒有幫助。柯震東在北京發佈會的時候情緒有些失控落淚,鋻於剛剛獲釋就需要面對這樣的陣勢,可以原諒,之後在臺北的發佈會上,情緒就得到了控制。直面媒體,對所有的問題正面回應,甚至在被問及有關房祖名的時候,柯震東沒有將責任推脫給他人,表示改錯後依然是好朋友,言行得體。

  其次,沒有避重就輕,坦然承認錯誤,並表示將承擔起責任。很多人喜歡針對可以被原諒的事情道歉,但是如果他們道歉的重點,和被公眾感覺的真正錯誤並沒有關聯,那麼道歉動作不能解決問題,這種情況在以往的明星危機公關中比比皆是。這種做法顯示,犯錯者仍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更糟的是,犯錯者心存僥倖,扭曲狀況,挑戰了公眾的情感和認知。而柯震東致歉的內容完整有層次,細節中也有躲閃的地方,但在短短的幾天之內,這樣的表現已經難得。

  整個過程,柯震東不僅僅是表達遺憾,而是溝通遺憾,讓公眾接收到訊息。有些人以為,只要説“對不起”,就是一個道歉,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太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官式的、模糊的道歉語句,但是卻感受不到道歉的誠意。兩場發佈會的表現,以及微博發佈的資訊,柯震東發出了清楚、直接誠懇的道歉資訊把重點從自己身上轉到公眾身上,從微博粉絲一個半小時的14萬條評論可以看到直觀的溝通效果。若要説瑕疵的話,柯震東在微博上用圖片表述的一句:“對不起大家,我一定會更好”存在賣萌邀寵的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道歉的藝術是做錯事情後的補救,即便因勢利導,化被動為主動的最好結果,亦不能代替善惡是非本身。道歉是為了改正,而人的質地和品格的塑造是生命本身的課題,莫因為危機公關的成功而忘記了錯誤的自身和之後要走的漫漫長路。(許雁容 管理諮詢師)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