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過慮了!“小確幸”大可有鴻鵠之志

2014年07月07日 16: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考試院長”關中日前出書,對社會、尤其當局施政以“小確幸”自滿現象相當不以為然,他甚至用了“非常反感、憤怒和不屑”強烈字眼形容他的感受,可見其憂心之深、期許之切。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其實,“關老爺”過慮了。

  社論説,“小確幸”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在一篇散文裏,村上寫道:“想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小而確實的幸福感),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就像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村上春樹創造“小確幸”一詞,意為鼓勵人在粗糲、乾枯的現實中,找到一些讓自己愉快、幸福的方法與時刻。這個詞彙成為臺灣流行語後,其意義其實有了些轉化。真正了解小確幸意涵的人都知道,“小”不一定指無關痛癢的小事,放在人生觀與職場生涯裏,“小”意味“在規模上、執行上比較有把握”的事;小確幸也不一定是指耽溺于軟綿綿、沒有分量的幸福感,而是選擇從一個自己較有勝算的地方出發,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社論指出,臺灣年輕人擁有豐沛的創意,同時也有勇氣創業。事實上,臺灣人的確熱愛創業。根據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新近公佈數據顯示,臺灣的創業精神與發展指數排名全球第7,遠超過新加坡、韓國、香港,高居亞洲第1。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臺灣年輕人創業門坎大約是62萬,也就是説很多人用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能創業。

  社論認為,小確倖生活態度延伸出來的小確幸經濟,是指年輕人不再蜂擁到大企業過朝九晚五生活,而傾向選擇“小而美”商品創業,年輕人看重的不是規模,而是能不能抓住時代脈動,甚至能否利用臺灣既有的優勢,創造出領先潮流的賣點?知名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是從網路行銷開始,如今1年營業額飆破10億新台幣,並在新加坡星級萊佛士酒店、上海外灘延安西路、東京南青山表參道等國際著名商圈都設有展售據點。

  社論指出,關中愛深責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就像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曾批評現在的年輕人,創業以開咖啡廳為滿足令他覺得“不可思議”一樣,活在“大就是美”時代的關中與郭董,可能對新一代的人生觀與創業觀有些誤解,以為“小”就是不夠大氣、“輕”就是沒有志氣,殊不知這個世代已和過去不同,“微”字當道、創意致勝,小確幸也可以創造出鴻鵠之志。

  社論最後説,臺灣經濟走過以製造業為唯一選擇的年代,創造出如郭臺銘般雄才大略的“虎董”,但時移勢易,現代年輕人即使複製郭董的創業處方,也很難再創造出另外一個鴻海;更何況,如今臺灣需要的已不再是更多的製造兵團。盤點臺灣的競爭優勢或許會發現,無論是年輕人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臺灣社會的觀點,都應該有所調整,不必一直緬懷“回不去”的製造業繁華年代,不妨多多鼓勵並且協助年輕人找到自己的利基與優勢,在創意取勝的年代,創造新天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