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跨越海峽的“父子情”:兩岸一家 親在人民

2014年06月19日 09:3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上海小夥朱捷為臺灣退伍老兵養老送終:跨越海峽的“父子情”

朱捷和楊銀岳老人在一起。

朱捷和楊銀岳老人在一起。資料照片

  這段跨越海峽的“父子情”得從12年前説起。

  2002年的一個上午,因為一筆銀行業務,上海小夥朱捷與臺灣退伍老兵楊銀岳結緣。因不知道密碼,楊老先生沒法取出自己的存款。時任工商銀行上海市曹楊第二支行大堂經理的朱捷向老人解釋清楚銀行規定後,利用休息時間多次來到老人家裏幫老人尋得遠方親戚,一起解決了老人的存取款難題。

  一來一往間,朱捷成了老人的“依靠”。得知楊老先生患病,打胰島素針十分不便,朱捷自告奮勇,每週2—3次在下班後來到老人家裏,替老人打針。楊老先生多次提出,希望收朱捷做乾兒子,可每次都被朱捷婉拒:“我不圖你的錢,我也怕他人閒言碎語。”

  不是兒子,勝似兒子。2009年,遭遇老伴去世、財産被騙等變故的楊老先生,再次撥通朱捷電話。得知老人困難的朱捷二話不説,從最初一週幾次的探望,到把身無分文的老人接到家裏照顧起居,並把留給孩子的教育基金提前拿出來,作為老人的養老基金。2012年8月26日,老人安詳辭世,享年83歲。朱捷以兒子的身份,為這位“請回來”的父親舉行落葬儀式,最終完成了老人葉落歸根的夙願。

  十年光陰,普通小夥朱捷踐行了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凡人善舉。一段跨越海峽的“父子情”,彰顯出“兩岸一家親”的善舉和大愛。 

  上班前第一件事,下到一樓問候老爺子,“我挺好,你放心去上班!”下班後,老爺子在窗口等著他,報告一切都好,他再上樓回家。這是上海市普陀區一個普通住宅樓裏曾經發生的往事。

  可是,這對“父子”並沒有血緣關係。老爺子楊銀岳是一位來自臺灣的退伍老兵;年輕人名叫朱捷,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普陀支行的一名普通客戶經理。在楊銀岳老人生命的最後10年,特別是最後的幾年,朱捷和家人、鄰里一道,為他養老送終,譜寫了一段跨越海峽的父子情。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