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文生:“習宋會”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2014-05-09 08: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7日在北京會見應邀來訪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時,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談話。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的評論文章指出,習近平的講話代表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新思想、新舉措,將進一步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交流,這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以人為本”的對臺政策的基本精神。

  全文摘編如下:

  5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的講話代表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新思想、新舉措,大陸將更加深入了解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現實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交流,這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以人為本”的對臺政策的基本精神。

  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獲得兩岸民意的廣泛支援,是經得起風浪考驗的方針政策。近一段時期以來,臺灣社會出現了“反服貿”等社會運動,因此有些輿論開始質疑現階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針政策的有效性,然而這種質疑是片面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代表了兩岸人民的利益和心願,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潮流,沒有理由改變。面對兩岸關係的風風雨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地指出:“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廣闊,應該繼續開拓進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包括宋楚瑜領導的親民黨在內的兩岸人民共同開創的新局面,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體現了大陸對臺方針政策的延續性,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以人為本”、“與人為善”的對臺政策的基本精神。

  重點是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不可否認,臺灣社會仍有一部分人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與方向存有顧慮,加上島內政爭與“臺獨”勢力的影響,甚至於掀起了一股“反中”惡浪。對於“臺獨”勢力的險惡用心可以嗤之以鼻,但是對於一般民眾的顧慮與不解則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有理由、有必要爭取最大多數的臺灣人民的認同與支援。因此,應當傾聽臺灣社會各界的呼聲,應當讓更多的臺灣民眾共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我們將深入了解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現實需求,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照顧弱勢群體,使更多臺灣民眾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受益”。這些都是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新要求與新舉措。

  面向基層、面向弱勢、面向青少年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僅是國共兩黨的事務,也不僅僅是兩岸兩會的協商談判,而是需要社會各界各階層的共同參與。臺灣社會基層迫切要求改善經濟、民生狀況,臺灣弱勢群體也希望能夠分享兩岸關係的和平紅利,臺灣青少年則承擔著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重任,因此,面向基層、面向弱勢、面向青少年,成為講話釋放的重要政策資訊。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斷鞏固與深化,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臺灣社會各界各階層必然會從兩岸交流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産生更大的認同。(本文作者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