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以誠相待 克難前行——評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宋楚瑜談話

2014年05月08日 15: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繼今年2月會見連戰先生率領的臺灣各界人士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7日在北京會見應邀來訪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時,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談話。針對臺灣反服貿學運後一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猶疑、質疑聲音,習近平總書記既指明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趨勢,又提出解決現實議題、回應民意關切的可行辦法;既高屋建瓴,又平實務實。這一談話對於兩岸同胞堅定信心、克難前行,繼續開拓和平發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道路決定出路。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共同選擇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兩岸共用其利、同受其惠,不存在誰強迫誰、誰擺布誰、誰吃掉誰的問題。當然,隨著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必然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穩定,經得起風浪考驗”,鄭重宣示四個“不會”。即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團結臺灣同胞共同奮鬥的真誠熱情不會減弱,制止“臺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這席話好比為航向美好未來的時代巨輪把穩了舵、定好了位,使其能夠劈波斬浪、揚帆遠行。

  心靈比海天更寬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任重道遠,其根基在於兩岸同胞的相互信任。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深有體認,他在談話中指出,“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難題就容易找到解決辦法”。同心方能協力,同德才可共進。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兩岸同胞更應真誠打開心扉,增進溝通理解,設法掃除障礙,讓兩岸和平發展之海千帆競渡。

  習近平總書記的談話直面兩岸關係的難題與癥結,積極回應民心所思、民意所求。他既強調經濟融合“任何時候都不應受到干擾”,也提出要深入了解臺灣基層民眾現實需求,照顧弱勢群體,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受益面;還提出要多想辦法、多創造條件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兩岸和平發展好不好,關鍵在於兩岸同胞能不能厚植共同利益,能不能拉近心理距離。只有兩岸廣大同胞多參與、多受益、多認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中國夢與臺灣同胞夢緊密相連。共圓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擔當的重任。民族復興之路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因此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兩岸同胞要“將心比心,以誠相待”。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是兩岸同胞最樸素、最強烈的共同心願。兩岸一家親,團結力量大。只有讓這股“願力”不斷發酵,兩岸雙方、兩岸同胞才能共同把兩岸關係維護好、發展好。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們相信,有習近平總書記的談話作指引,兩岸雙方、兩岸同胞多往來、多交流、多溝通、多合作,就一定能攜手並肩,踏平坎坷,奮力前行,開闢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更加寬闊的道路、更加光明的前景。(記者 陳鍵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