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熏香帶來臺灣“味道”

2014年04月23日 08:3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開放陸客赴臺“個人遊”以來,寶島的神秘面紗慢慢揭開,大陸民眾對於臺灣的夜市美食、旖旎景致、人情風土也都慢慢熟識起來。“舌尖上的誘惑”成為很多人“戀”上臺灣的緣由,如今“鼻尖上的誘惑”仿佛又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口,帶人們聞香知臺灣。

  品香在古代是與挂畫、品茶、插花並列的四般閒雅之事。中國古代許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陸傳入臺灣,濫觴400年,已形成獨具地域色彩的臺灣香道。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檀香、沉香、龍腦香、麝香等。品味香氣是最直接的鑒別方法。由於不同的香味風格各異,香並沒有統一的鑒別方法,但品質較好的香,香氣一般醇和適中,濃郁不膩,恬淡不寡。

  香在臺灣不僅是禮佛之供養,也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近年來,“香道”之風在臺灣悄然興起,品香更是成為時下都市白領的新寵。

  最初的時候,因為大陸人工便宜、材料多,不少臺商在大陸開辦制香廠,産品銷到臺灣。近年來,大陸的品香文化也開始盛行,昔日臺商在大陸生産的香料又回流大陸,而且往往能賣上更好的價錢。大陸品香文化的復蘇,又吸引了更多的臺灣制香業者登陸設廠,特別是在福建,品茶和品香是極好的結合。

  “鼻尖上的臺灣”登陸而來,不乏島內知名熏香企業。富山香堂是臺灣知名熏香品牌,2008年進入大陸市場,如今已經有了60幾家分店。當然,大陸市場也吸引著創業者的目光。陳明劻是臺灣業界有名的制香師,也是擔任福建省沉香協會副會長的唯一一位臺灣人,他參與制定了福建沉香香品製作行業標準。在他看來,吸引他登陸的,除了大陸市場,還有兩岸一脈相承的文化。

  臺灣制香企業開拓市場,也在塑造品牌。桃園的胡毓瑱專注香道20年,他在廈門設廠,産品銷到東北、西北各大城市。去年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胡毓瑱覺得大陸香文化讓制香業走向更加精緻化,而臺灣的品香融入創意文化,交流可以實現雙贏。

  在臺灣,制香、品香的課程也成為職業訓練中心的熱門,課堂上,近年來,也有了越來越多大陸學生的身影。島內的品香大師也被越來越多地邀請到大陸參加各種交流,帶來臺灣的“味道”,分享品香和精緻生活的理念。(木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