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7日閉幕,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8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致詞時呼籲,兩岸應持續拓展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擴大華文與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則在論壇上提出兩岸合作的4點意見,其中,他將科技合作放在第一位,暗示兩岸需要尋找新的合作領域,俾于深化合作的關係。
文章説,全球化時代,文化與科技的力量無遠弗屆,而今的情勢正是臺灣難得的好機遇。儘管臺灣素有“科技島”之稱,然而,深究來看,其實臺灣一直以來的科技終究是以“代工”取勝,在這樣的模式之下,至多也只能夠成為全球最有效率的“供應鏈”,但卻很難發展自有品牌,主要原因就是“母體市場”(home market)不夠、不足以支撐起國際性的品牌。
歐洲有些國家幅員不大、人口不多,卻仍然能産生國際品牌,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品牌乃是以歐陸市場為home marke,因此,即使自己的國家不大,卻可以有夠寬闊的歐洲市場作為基礎,再以此繼續向世界其他的地方擴張。
臺灣先天市場胃納不大,很難發展具有國際能見度的品牌,因此科技産業再有本事,也只能做“代工一族”,其實就是“打工一族”,為他人作嫁,賺極為辛苦的微薄利潤──過去有所謂的“毛三到四”(茅山道士),意思是臺灣業者的毛利率只有3%到4%之間而已;這樣的景況已經是夠辛酸的了,如今更是每下愈況,科技業者自嘲已成了“保一總隊”,毛利只剩下1% 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就業市場的薪資又怎麼可能提升呢?老闆自己就已經自身難保、苦不堪言了。
然而,隨著大陸經濟影響力與消費市場規模的擴大,臺灣業者第一次有機會可以實現建立華人品牌的夢想;特別是,未來無論賣的是什麼産品,背後一定要有文化論述作為基礎,兩岸有相同的文化傳統,可以述説彼此都能領會的故事,也就有機會可以一起發展文創與科技創新;這對臺灣來講,實在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必須好好把握。
科技講的是“誰是老大、誰就訂規格”(spec),而誰定規格誰就能決定生産。過去,科技世界的spec都是美國説了算,但今後的世界,遊戲規則改變了,歐美市場力消退,大前研一所説的“亞洲時代”已經來到了,而所謂的亞洲時代,不可否認,其實就是華文的時代──在這個新的浪頭上,臺灣人知道自己佔了多大的優勢嗎?還要傻不隆咚的一直反中、去中嗎?除非是跟自己的荷包、前途過不去,才會這麼無知、非理性吧!
此外,在這個“文化是門好生意”的時代,如同吳伯雄所説的,在流行文化上,兩岸有各自的優勢,應打破藩籬、擴大合作,一起為華人的文化、影視作品以及産業,開創出全球市場,這不但具有商機,更可以發揮華人文化價值的影響力。兩岸文化與科技互助合作,開始更積極的行動吧!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