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從茶葉蛋到三聯韜奮書店

2014年04月11日 08:0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的高老師説“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雖然是舊話,但被網搜出來繼續雷倒五湖四海。一位北京的網友發帖:昨天花2萬塊買了一斤新茶,我那個不懂事的老婆用它煮了茶葉蛋,我大怒:怎麼用這麼便宜的茶煮茶葉蛋?

  比起激憤之辭,這位網友的調侃展現了幽默、自信和寬容。有的時候,有些事,還真應了那句話:認真就輸了。也就是,偏狹勝不了偏狹,愚蠢打不敗愚蠢,暴力制不住暴力。

  換個思路面對茶葉蛋,你純屬杜撰,我一笑了之,就是一個蛋的事,犯不上大兵壓境。再換個思路,為什麼在大學裏講課的老師説這麼不靠譜的話?而且還有聽眾引用?無論什麼原因,大陸在一些臺灣人心中還是落後愚昧的印象,這一點,要面對,要改變。

  當我們不再有那麼多的人隨地吐痰、在景區旁若無人地喧嘩、在街上糾團過馬路、在別人排隊的時候衝到前面,就算再有茶葉蛋的瞎掰,臺灣人也會當成笑話,用不著我們自己用憤怒、回罵包括調侃應對了。

  本週,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了24小時試營業,還為夜間讀者準備了臺燈、桌椅,雖然書店聲稱不複製臺北的誠品書店,但24小時接待讀者的確是誠品的招牌。大陸游客到了臺灣,就算不是愛書人,也都要慕名到誠品一遊,體驗一下書籍的“夜店”,對可以自由自在呆在書店看書到天明的待遇感覺不錯。除此之外,唱片可以試聽,再精裝的書都有樣本可以翻閱,呆很長時間空手而去也沒有任何壓力,臺灣服務業的口碑就通過這些細節累積起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讀者,每個人都仔細地捧著書,不折頁不卷握,每本書都被嶄新地放回原位,無論看了多久,無論是坐在簡易的閱讀凳還是地板上,沒有人橫倒豎臥,更沒有人談笑吃喝。讀者成為書店的風景,增加了書店的軟實力,這樣的讀者,書店願意留到天明。

  如今,北京的書店也提供了更好的服務,但只是試營業,試的是營業,也是讀者的素質,如果讀者沒有在試營業中成為書店的負數,那不僅是店家買家皆大歡喜,而且是這個城市文明水準提高的一個小標誌。別的先不説,如果臺灣人進了三聯韜奮書店,看到安安靜靜的夜半讀書人,那顆吃不起的茶葉蛋就成了流言,也用不著那位聰明的網友煮一鍋2萬塊的茶葉蛋了。

  有博物館免費就進去吹冷氣聊大天、圖書館免費就佔個位子睡大覺的先例,但願這次三聯韜奮書店的試營業成功,但願茶葉蛋再也掀不起來風波。

  這是每個人的責任。(陳曉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