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誠品”逆勢而上要“登陸”

2014年03月20日 07:3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文創産品

  2014年3月,臺灣誠品邁入25週年。25年來,誠品由臺北仁愛路圓環的小型人文藝術書店開始,已逐步成為一家涵蓋書店、畫廊、展演、商場、餐飲的文創産業經營平臺。

  以“誠”為“品”,代表著臺灣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其實,在電商和電子閱讀的衝擊下,一些模式、風格獨特的好書店也逐漸沒落,而誠品書店卻逆勢而上,成為臺灣文化創意産業領導品牌。繼在香港成功開設分店後,近日誠品集團在臺北宣佈,將進軍大陸市場,首站選定蘇州和上海。

  一組數字開創歷史

  誠品25年開了43家店,其中42家在臺灣。

  1989年3月,誠品第一家店在臺北敦化南路落腳開業,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在中臺灣和南臺灣相繼開了幾家店面後,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開創了讀者零時差的城市閱讀生活;2012年8月,誠品香港銅鑼灣店開業,成為其在海外的首家書店;2014年1月,誠品雲林縣虎尾店的開業,完成了誠品第43家店的佈局。

  現在,誠品每年有1.5億人次造訪;會員人數已近百萬;每年舉辦5000場演講、展演等藝文活動,吸引逾500萬人次參與;誠品書店有25萬種書目、270萬冊圖書,10萬種品項、180萬個文具、影音等商品……

  誠品開創人吳清友,出生於臺南縣的一個貧窮漁村,其父吳寅卯是家族中第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吳清友從臺北工專畢業後,進入專賣飯店餐廚設備的誠建公司工作,31歲時,他接下該公司的全部股權,使之蒸蒸日上。此時,吳清友轉而全力經營誠品。

  1989年敦南店創立之初,該店以建築、藝術書籍為主。1991年吳清友擴大營業範圍,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開創了臺灣書店以此經營的先河。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眼前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很多人更驚訝臺北竟然有如此高水準的書店。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