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兩岸學生合作賑災 見證深厚情誼

2013年04月26日 08: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週末,四川省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島內公益團體、企業、宗教界、演藝界、以及許多來自民間的個人樂捐都持續不斷。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大臺陸學生交流會學術部長蔡尚謙的文章指出,島內各大學內亦學生組織自發性地校內擺攤,進行慈善募捐,長期相處後所積累的好感與善意,在重大災害發生時,更是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了厚實而堅固的情誼。

  評論摘編如下:

  上週末,四川省蘆山地震消息傳出,人道援助與各界捐獻紛紛涌入。身處臺灣,也與傷亡者同感哀戚,島內公益團體、企業、宗教界、演藝界、以及許多來自民間的個人樂捐都持續不斷。島內各大學內,亦相繼有學生會、陸生交流會及其他學生組織,自發性地校內擺攤,進行慈善募捐,以直接行動表達對大陸災民的關切和慰問。

  依筆者在這幾天所接觸及了解到的訊息:來自不同大專院校之間,已迅速透過人際網路的串接,建立彼此的溝通協調管道。分別以各校陸生社團、臺陸學生交流社團等為中心,向外界諮詢,尋求募集與協調資源的可行管道;同時也向校方立即提出申請,依程式核準後進行關懷愛心的勸募行動。

  本于兩岸世界的歷史淵源和近鄰關係,自然産生休戚與共的心理感受。目前臺灣已有兩屆大陸學生前來攻讀學位,共1800人;短期的交換生更是絡繹不絕,有上萬人之譜。兩年來,陸生與臺灣社會從相互好奇、充滿疑惑的初階段,逐步摸索到相互尊重、關係拉近的過程,走得雖然緩慢,但卻奠基深厚。陸生與臺生之間相互學習、詰問、已漸漸開啟另一扇溝通的門窗,長期相處後所積累的好感與善意,在重大災害發生時,更是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了厚實而堅固的情誼。

  隋文帝嘗謂:“吾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今天兩岸之間雖有海峽與政治之隔離,但在人道關懷及救助傷亡的優先考慮下,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又豈可限一衣帶水而不拯之乎?“人間自有溫情在,攜手共度天地災。”今天,我們都是雅安人,且讓我們為罹難者祈福,願生還者堅強活下去。(蔡尚謙:臺大“國發所”碩士生、臺大臺陸學生交流會學術部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