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台啟動地震救援 評大陸救災進步有效

2013年04月22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臺當局立即表達慰問及救援意願,民間同時啟動救援機制。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這充分展現了臺灣對大陸的手足之情與同胞之愛。

  社評摘編如下:

  汶川大地震即將過去5年,四川雅安又發生7.0級的大地震,災情還在擴大之中。震災發生後,臺當局立即表達慰問及救援意願,民間同時啟動救援機制,充分展現臺灣對大陸的手足之情與同胞之愛。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獲知震災後十分關心,已指示“陸委會”向大陸表達慰問,説明臺灣願提供一切必要協助;臺灣紅十字會和世界展望會都已立即啟動緊急救援機制,除捐款募款之外,並積極準備賑濟物資;鴻海、旺旺集團等臺商企業也都立即捐款協助救災與重建。 這一連串的動作,顯示臺灣當局和民間對於雅安震災的關切。

  事實上,汶川地震後,臺灣的民間團體在短期間內集結了大批人力、物資,第一時間進行援救,醫療救援、民生物資的供給,並持續在人道關懷和重建工程上努力服務災民,從短期的生活安頓,到中、長期的安生工程到教育希望工程都出力甚多。 

  在2008年就職前夕,馬英九親自到募款晚會現場,接聽捐款電話,為四川災民籌款。他到場時捐款數字只有1000萬元(新台幣,下同)左右,但他接聽電話後,捐款暴增,不到1個小時就達到1億2000萬元;馬英九並鼓勵有豐富救災經驗的高鐵執行長歐晉德,率隊前往大陸協助救災工作;他也聯絡紅十字會,希望儘快組成搜救隊前往救援。這些動作都證明,馬英九用實際作為來推動臺灣民眾救助大陸災區的行動。這對此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無疑起了正面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汶川地震時,由於經驗和機具的缺乏,臺灣的救援團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這次雅安地震之後,大陸各個相關單位在當天晚上已派出95支專業救災隊伍,2萬5000余人,大型機具900余臺到達災區,另有1萬3000余人待命;醫療方面,共派出醫療隊136支,其中包括數10輛車載活動醫院,提供災區現場創傷處理和外科手術;在救災效率和應變上,較汶川大地震進步許多。 

  另外,汶川地震時,大陸許多民眾倚賴聽收音機,打電話給電臺,傳播現場最新的狀況;而現在隨著手機功能日益精良,許多大陸網民透過微博即時發送訊息,讓外界知曉災區狀況和最需要的物資,這不但會加速救援工作,也將使救災更加有效。 

  處在地震帶的臺灣,雖不希望未來再發生重大地震,但也應該擷取大陸從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救災大幅躍進的經驗,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以備萬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