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兩岸事務專業人才斷層 亟待解決

2013年02月01日 08: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島內兩岸事務專業人才斷層之情況。文章説,島內公務機構需要專業人才處理兩岸事務已是刻不容緩,但從1月舉行的臺灣公務員考試情況來看,部分考生對大陸的政治體制相當陌生。隨著兩岸交流進一步升溫,未來島內涉及兩岸的事務必會大增。而島內公務機構重視選拔兩岸事務人才,也會讓民間更加關注大陸政治經濟發展的現況。

  評論摘編如下:

  這幾年兩岸交流密切,臺灣各機關單位涉及兩岸事務的業務量也比以往多。但據“行政院”考選部最近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島內公務機關在涉及兩岸事務機制與人力配置上,存在著經驗有限、人力吃緊、人才不足的高度壓力。受訪的34個“中央機關”中,逾7成認為有處理大陸暨兩岸事務業務的需求,其中又有超過一半機構急需兩岸事務專業人才。基於島內公務機構缺乏“大陸通”的窘況,有關部門已建議當局應優先選用熟悉兩岸事務的人才。   島內公務機構需要專業人才處理兩岸事務已是刻不容緩,但從月中舉行的臺灣公務員考試情況來看,部分考生對大陸的政治體制相當陌生。例如,試題問到“中共的某項策略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為核心並寫入黨章,這稱為何”?儘管有選項“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三個代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提供參考,但不少考生依然一頭霧水,不知所以,事後還抱怨“這種試題與臺灣有什麼關係”,並要求有關題目應該送分。公務員考試範圍包羅萬象,考生一時遺漏並不奇怪,但輕視涉及大陸情況試題的心態值得關注,由此也反映了島內部分民眾對大陸的發展現狀知之甚少。

  有媒體曾于2011年在臺北舉行了一場名為“臺灣青年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座談會,邀請了5位來自島內高校的青年學子暢談他們對兩岸青年交流及兩岸關係的認識。這幾位青年學生都有一個同感,即覺得大陸同學對臺灣的認識很深,反觀臺灣同學則不是很主動去認識大陸。對此,在臺灣讀書的大陸學生也有同感。一位陸生曾撰文寫道“對臺灣同學竟不知上海有高樓感到相當驚訝”。

  島內民眾不了解大陸情況以及公務機構缺乏大陸事務人才,主要是因為以前兩岸關係陰晴不定,民進黨當局“執政”8年時更跌至低谷。兩岸事務性協商也中斷了近10年,當時島內“陸委會”、海基會都成了“冷衙門”,無事可做,當然也就難以吸引能人賢士了,以致于現在出現了人才斷層的難題。

  自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上臺後,兩岸關係煥然一新,迄今共簽署了18項協議。隨著兩岸交流進一步升溫,未來島內涉及兩岸的事務必會大增。而島內公務機構重視選拔兩岸事務人才,也會讓民間更加關注大陸政治經濟發展的現況。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