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臺灣陷入人口老噩夢之中

2012年12月21日 09: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今日刊載社論再一次探討臺灣人口老齡化問題。文章指出,扭轉人口老化問題應自改變社會觀念入手。若遲婚、不婚或不願生育成為時尚,當局再多補助又有何用?

  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國家情報會議”在2030年全球趨勢報告中指出:個人權力增加、全球權力分散、人口老化及都市化,係今後全球4大趨勢。報告中特別提到,臺灣地區將在2030年之前,進入年齡中位數高於45歲,類似目前日本和德國情況。而這些人口老化國家或地區可能經濟力生産力下降,且生産毛額成長也將減緩或停滯。可見臺灣人口老化問題已引起國際重視,更將造成實際傷  臺灣《新生報》今日刊載社論再一次探討臺灣人口老齡化問題。文章指出,扭轉人口老化問題應自改變社會觀念入手。若遲婚、不婚或不願生育成為時尚,當局再多補助又有何用? 害。 

  臺灣人口老化問題是否確實如此嚴重?根據“經建會”報告指出,臺灣老年人口至2060年時,將暴增3倍以上,工作人口比率將從74%降為51%,只剩一半人口在工作,反之各項年金支出將大幅增加。在工作人口減少、當局年金支出大增情形下,財政如此負荷實在令人擔心。 

  或謂2060年距今尚有40餘年並無急迫性,各方亡羊補牢猶未晚。然而人口問題若成趨勢,絕非短時間所能扭轉,即使現在起步已嫌晚。何況當局及民間縱使已知道其嚴重性,迄今並未提出任何具體對策,僅在補貼與獎助等枝節上虛應故事。過去本報若干社論中已一再提到,扭轉人口老化問題應自改變社會觀念入手。若遲婚、不婚或不願生育成為時尚,當局再多補助又有何用? 

  我們最近看到許多現象,恰與當局鼓勵生育政策背道而馳,這些都是觀念上問題,然而一旦形成,誰願意去背上結婚枷鎖?例如“不婚無罪、單身有理”教案,希望讓學生了解不婚並非罪惡,不應受到歧視。我們都知道對單身女性使用諸如“剩女”、“敗犬”之類形容詞當然不好,從“反歧視”角度言,此一偏差認知有導正必要。然而“不婚無罪、單身有理”的觀念一旦深植于下一代心中,人口老化問題非但不能解決,卻可能加速惡化! 

  在自由民主社會中,各項言論及主張均可充分提出,然而當局負責主導政策,在政策拿捏上就應明確而堅定,不能任令矛盾現象充斥社會。前舉“不婚無罪、單身有理”從排斥歧視眼光言固無可厚非,但如果老師這種觀念深植學童心中,當局各項鼓勵生育措施豈不白費?何況導正歧視女性言辭,並非一定要強調婚不婚問題。臺灣人口老化已成為一項趨勢,且已危及下一世代幸福。僅以生育一事言,若當局跼踀于補助上,任令矛盾觀念相互拉扯抵消,出生率下降狀況根本不可能解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