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赴臺遊:火熱背後的亂象

2012年11月26日 07:5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上百名臺灣導遊近日到“觀光局”陳情,抗議“遊客大增導遊收入卻減少”。連錦添/圖

  中午時段,臺北桃園機場入境處一片忙碌。成群成組的大陸游客,興奮中帶點茫然,巴望著地接導遊前來招呼。“你的箱子這麼大呀!”“嗨,空的唄,回程裝東西。”臺北101大廈前,進出的也儘是觀光客,旅遊大巴排起長龍……

  大陸居民赴臺遊大熱,今年可望達到260萬人次,其中個人遊每天750人,年底上看每天千人。雖然紅火,但暴漲的人潮也難免帶來一些亂象,例如安全事故、遊客不文明習慣、購物陷阱……當赴臺遊褪下神秘成為一種常態,生意的博弈隨之而來,呈現複雜的業態。

  拼購物,遊客既愛又恨

  旅遊買到貨真價實的好東西當然高興,但多數人出門不為購物,尤其不願貴買,不希望購物主導。有福建遊客反映,遊臺8天,從第一天買到第七天,什麼寶石、茶葉、鳳梨酥、香煙、各式伴手禮塞滿兩箱,價格較貴。

  導遊收入通常要靠購物回扣(抽佣),在阿里山等地,“陸客休息站”大行其道。這種店不接待本地人,價格明顯偏高。導遊最愛有購買能力的,考察團、商務團更容易挨“宰”。本地人幾千元(新台幣,下同)就能買一斤的茶葉,在接待陸客的地方竟然3萬元成交。由於臺灣茶在大陸售價高,陸客赴臺最愛買茶,但好茶産量有限,有的店家就以次充優,早就傳出有不少號稱臺灣茶的,實際來自大陸、東南亞。今秋臺灣雨量少,冬茶産量大減,這種現象會更明顯。

  臺觀光局規定購物抽佣只限30%內,但執行困難。客源掌握在旅行社手上,誰給的回佣多,客人就被帶到那邊去。價格高於普通市價怎麼辦?有門道!當旅行團到花蓮,飯店周邊不能有寶石紀念品店,住嘉義,旁邊不能有茶葉店,以免露底。有的導遊告訴陸客,路邊有些店是“法輪功”開的,少進去為妙,嚇得客人繞道走。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