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朱磊:大陸游客赴臺觀光效益逐漸成長

2012-10-17 16: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根據臺灣媒體報道數據顯示,大陸游客來臺觀光效益逐漸成長,海峽之聲網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博士。朱磊表示,目前大陸游客赴臺遊不斷趨於常態化,且呈現出新的特點,但也有分佈不均等問題。採訪中朱磊還針對臺灣南部如何吸引大陸游客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要繼續宣傳和拓展市場,還要在安全保障方面還是要示出更多的善意。

  全文摘編如下: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14日表示,至今年8月底止,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已超過428萬人次,為臺灣帶來約合新台幣2167億元的外匯收入。2011年6月底開放大陸游客赴臺自由行,至今年8月底止,赴臺自由行人數已累積約12萬5000人次,大陸游客來臺觀光效益逐漸成長。

  大陸游客帶來的2167億元新台幣的收入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海峽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博士指出,兩千億新台幣對於臺灣旅遊業來説可謂舉足輕重。要知道目前包括島內民眾以及境外遊客在內的島內旅遊市場總規模也就是四五千億新台幣。兩千億新台幣幾乎相當於臺灣旅遊業年産值的一半。由此可見,大陸游客對於臺灣旅遊業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

  朱磊博士認為,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也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首先,儘管大陸現在已經成臺灣的第一大境外遊客來源地,但大陸游客赴臺還在持續增長。如果和赴香港遊進行比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陸客赴臺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只要政策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陸客赴臺數量還會迅速增加,同時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

  其次,隨著大陸游客赴臺不斷趨於常態化,赴臺旅遊的多樣化特點也逐步顯現。現在的旅遊形式除了跟著旅行團的團體遊以外,還開放了個人遊,為了滿足部分高階大陸游客的需要,兩岸業者還拓展了一些新的旅遊的形式。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高端遊”,全程沒有任何強制購物的環節,雖然團費比較高,但是它選取的景點都是和遊客事先溝通過的。這樣更假符合遊客的真實需要。

  除此之外,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臺灣島內的局部旅遊點出現了飽和現象,甚至出現了大陸游客擠佔島內遊客的現象,這些都將促使島內業者繼續擴大旅遊景點的接待能力,更好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

  現在大陸游客可以説是支撐起了臺灣旅遊業的半邊天,但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這張旅遊大餅,並不是很均勻。目前臺灣北部的一些地區獲得的商機更多一些,而在南部地區相對少一些。臺南市無黨籍市議員蔡淑惠、陳文科,最近就在議會聽取市府觀光旅遊局年度工作報告時,針對大陸游客大舉來臺觀光,卻對臺南市過門不入,嚴重影響本市各行各業商機,直指與市長賴清德“親日排陸”態度有關。

  對此,朱磊認為,從總量上來看大陸游客數量很大,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臺灣當局目前開放的上限。如果要進一步增加大陸游客,就需要臺灣當局進一步放寬政策上限才能夠增加大陸游客數量。但涉及到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怎麼樣在臺灣島內這些遊客能夠更平均一點,因為現在確實是北部區的人多一些,南部少一些。朱磊認為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陸游客對南部的景點了解程度還不如北部,另外一個是有安全考慮,害怕遭受到不友善的對待。

  朱磊認為,從臺灣南部旅遊業者的角度來考慮,有兩個工作時需要做。一方面要繼續宣傳和拓展市場,讓大陸游客更加了解臺灣南部,知道有哪些景點更好玩。另外一個就是在安全保障方面還是要示出更多的善意,就是讓大陸游客知道臺灣南部民眾其實對大陸游客也是很友善的。這一點如果做不到的話,很多大陸游客的印象還停留在到了臺灣南部會被人家推,會被計程車拒載等等,這樣負面印象必然會影響他們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總之一句話,南部地區想要在陸客赴臺這個巨大的商機中“多分一杯羹”,還需要營造更加有利於大陸游客前往旅遊的各種環境,用南部人的熱情、真誠打動更多大陸民眾的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