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夜市:水果事小 形象事大

2012年11月02日 07:4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水果在大陸賣得很貴,但大陸游客跑到臺灣夜市,買的水果卻更貴!大陸游客赴臺,帶回最多的評語往往是“人熱情,人情味濃”、“東西好吃”、“夜市很好玩”,但臺北士林夜市近來屢現天價水果宰客,只一條新聞,就把這些辛苦積累起來的讚語傷了個夠。

  夜市是臺灣最有意思的文化現象之一。夜市以小吃出名,也出售從電器、衣服到寵物的各類商品,還有挽面、洗足、棋牌電遊等等五花八門的娛樂項目。夜市是臺灣人夜生活的精華,在夜市可以看到臺灣飲食的傳統和創新,可以感受到臺灣風土民情的溫度。

  不管是大陸還是日本旅行團,去臺灣一定會去夜市。臺灣各地也以夜市為榮,大力推銷“十大夜市”。士林夜市因為地處臺北,外地遊客最為青睞。士林夜市有很多特色店舖和攤位,不少物有所值的美食,但是,一顆老鼠屎可以壞一鍋粥,今年上半年就傳出士林夜市高價水果事件,管理部門三申五令之後,不但未能根除,近來更變本加厲傳出臺灣黑道也加入了水果買賣,專宰不知行情的外地遊客。

  “一顆釋迦,水果行賣新台幣30至50元,觀光夜市賣120至180元是常有的事”,資深導遊透露,臺灣水果品質好,大陸游客在臺一定指名購買釋迦、蓮霧、芒果與鳳梨,所以夜市或水果行一年四季都有賣。這兩年,赴臺大陸游客人數飆升,一些商人心眼活泛了,水果價格也隨之飆升。

  臺灣媒體報道,不止夜市水果攤,還有水果行、珠寶店、特産店都加入了宰客隊伍。許多大型水果攤和旅行社串聯成旅遊線,安排觀光團進店購買,“水果售價不比觀光夜市低!”

  欣聞近日臺北市市場處在夜市逐攤勸導明碼標價,並要求使用電子秤,令顆顆水果更加“透明”。市場處強調,水果攤不能強迫消費者購買商品,更不能見遊客就提價,並提醒遊客到清楚標明價格的水果攤消費,消費者如在士林夜市發現攤商沒標價或不使用電子秤,可記下攤位號,撥打1999電話專線投訴。 

  小小一顆水果,事關臺灣夜市、臺灣商家、臺灣旅遊和臺灣人的形象,如不能及早防微杜漸,最終受傷的是無辜的合法商家和所有淳樸好客的臺灣人。(王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