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港媒:陸生納入臺灣健保刻不容緩

2012年10月08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10月3日發表評論分析大陸學生無法參加臺灣健保之問題。文章指出,此問題不能再等,只有讓陸生參加健保,才能最終解決陸生在臺灣的看病問題。陸生加入健保事宜刻不容緩,應成為“陸委會”新“主委”王郁琦上任後首批要處理的事務。

  評論摘編如下:

  解決大陸學生無法參加臺灣健保的問題不能再等了。臺灣于1995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根據行業身份而設有不同的保費率,當局也有相應的補貼。因此,民眾加入健保後,以健保卡到醫療院所就醫的費用就比較便宜:到一般診所看大概是50元(新台幣,下同)至150元不等;如果到大醫院去看病,會因為醫院的等級不同收的費用也就不同,大概是400元至800元等。僑生和外籍學生在臺灣讀書超過4個月後也可參加健保。但陸生卻不可以。其實,臺灣開放陸生赴臺之初,就訂下了“三限六不”這類有別於其他赴臺海外學生的“歧視性”規定,包括不允許陸生在校外打工或兼職、畢業後不得留臺工作等等。正因如此,臺灣這兩年招收陸生的情況不盡理想,缺額率超過3成,不少高校“等無人”。

  由於陸生無法參加健保,島內“教育部”遂讓民間保險公司設計適合陸生參加的“團體境外學生健康保險”,月繳500元,生病住院最高可獲12萬元資助。這種保險對一些小病可能起到保障作用,但商業醫療險不過如杯水車薪,根本不能解決陸生的治療費用。所以,只有讓陸生參加健保,才能最終解決陸生在臺灣的看病問題。

  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陸生身份為“停留”,必須修改為“居留”,才能適用健保,但修法曠日持久,臺灣“教育部”8月原本希望可比照以“産業科技研究”身份入境的大陸人士納入健保的模式,讓陸生在9月新學期開學就可參加健保,但因島內社會意見分歧而作罷,如今又決定走“修法”的老路。

  “陸委會”新“主委”王郁琦10月2日履新,面對新崗位,難免會有千頭萬緒無從手的困惑,但事有輕重緩急,陸生加入健保事宜刻不容緩,應成為王郁琦上任後首批要處理的事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