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語”不過是方言 “國語”無可取代

2011年07月22日 09: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針對“國語文”和“臺語文”之爭發表社論文章。社論指出,目前島內擁有統一的文字和語言,且“臺語文”欲求普及明顯具有局限性。文字創新影響生活必定帶來不便,這就不單單是文字的問題了。社論直言:現在流通的“中國語”,代表的就是島內語言及文字,不應以方言替代“中國語”,以自製拼音文字代表中文,此皆本末倒置做法!

  社論摘編如下:

  作家黃春明5月到臺南以“臺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為題演講,遭到臺灣成大副教授蔣為文高舉大字報嗆聲,兩人幾乎發生衝突。此一事件除了顯示“中國語文”與“臺語文”之間的分歧及爭辯仍未停止外,即使“臺語文”本身也有不同見解與矛盾,實在引人憂慮。

  目前島內擁有統一的文字和語言,但在“本土意識”抬頭下,“臺語文”也逐漸顯示其重要性。80年代初期發生的現代詩論戰,以及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表面上係一場文學發展方向的爭辯,事實上另有深意,陳芳明在其《後殖民臺灣》一書中便指出,“鄉土文學作為論戰的議題焦點,一方面凸顯臺灣本地文學長期受到貶抑與壓制的事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臺灣作家追求自我認同與自我定位的努力”。此部分係借文學上的論戰,彰顯出“本土意識”的抬頭,其後“臺語文”力爭其應有地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臺語文”欲求普及有其局限性。作家余光中便曾對“臺語文”的發展提出不同看法,他説“臺語並非臺灣土生,而是源自中原,行于泉、漳。英語書寫而為英文,作家用以創作文學。臺語並無與其相應相生之‘臺文’,臺語迄今只是一種方言,有其音未必能寫出其字,有其字亦未必能普遍使用”。雖然余光中的看法未必能為提倡臺語文者接受。

  語文問題爭辯一時不會有定論,我們也不願自此一角度切入。不過如果語言上的各自堅持,甚而文字上的另創新意,一旦影響到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卻不能不加關心了。現在街頭上豎立的許多招牌,往往夾雜注音符號、英語拼音,或者用中文書寫必須以臺語發音念出來,才能知道其正確意思。這種現象非僅使外來客看得一頭霧水,即使本地人也要腦筋急轉彎才行。語言文字在正式修訂前,具有統一及實用性,不應該人人變成倉頡創造文字,此種現象可説舉世罕見。另外,現在許多大眾運輸工具中,往往用4種以上語言(中國語、臺語、客語、英語)播報站名,自便民角度固無可厚非,但若自語言統一性言,似乎也太過繁瑣缺乏一致性。以今日臺灣教育普及性言,有幾人聽不懂中文?若説不播報何種語言,就是對某族群不尊重,似也太政治化。再者以臺北捷運言,幾乎兩三分鐘就到一站,4種語言重復播報,實在擾人至極!

  使用中文與語言,有其歷史性及實用性。英文雖已具世界性,但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口不過4億,中文則達10余億人。現在流通的“國語文”,代表的就是島內語言及文字,不應以方言替代“中國語”,以自製拼音文字代表中文,此皆本末倒置做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