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如何讓蔡英文不説“中國語”?

2011年05月30日 11: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5月28日刊文指出,與蔣介石同姓一個中國姓的蔣副教授,指大作家黃春明“臺灣作家不用臺語,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

  文章指出,這不是學術觀點,而是政治意識形態作祟。因為,就語文言,“臺語文”與“國語文”不必對立;只有在深綠極“獨”的政治鬥爭意識中,才會有我無你,勢不兩立。

  文章説,若以蔣某深綠極“獨”的觀點言,蔡英文要選“臺灣人的領導人”,但她的“中國語”比“臺語文”流利,能不能給她與黃春明同樣的兩個字作評語?

  “臺獨”要“去中華民國化”已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若要進一步完全“去中國化”,那就更是“自欺欺人”。“去中華民國化”,要“正名制憲”、要將“中華民國”説成外來政權,甚至要將蔣介石的銅像肢解……,這些其實都是做做姿態的政治表演而已;否則,倘若真的“去中華民國化”,“中華民國”是巢,“臺獨”只是永遠不能孵化的卵,覆巢之下無完卵,豈有卵天天吵著要覆巢?

  至於“去中國化”就更加不易。即使全部使用羅馬拼音,那仍是將“中國語文”依拼音法翻譯成外來字母而已。再者,要不要把祖墓全部改成“楓港”、“鹿港”?歌仔戲“身騎白馬過三關”,豈可容他“改換素衣回‘中原’”?媽祖的祖廟在湄州,要不要正名宣佈“獨立”?如何丟掉“蔣”這個中國姓?如何換掉身體裏的血液及黃皮膚?如何讓蔡英文不説“中國語”?

  文章強調,其實,“臺獨”只能在“中華民國”的體內寄生,有朝一日“中華民國”沒有了,“臺獨”即失去寄主,深綠極“獨”也就再無可能選“臺灣人的領導人”了。蔣副教授繼續姓蔣吧,蔡英文繼續説“中國語”吧;但只可“自欺欺人”,可不能玩真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