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個人遊為兩岸和平增添契機

2011年06月28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今日正式開啟,首發273位遊客今日赴臺。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給臺灣帶來巨大商機,但個人遊對兩岸的意義絕不僅是商機而已;“民心對民心”、“民意對民意”的交流開創了兩岸人民直接對話交流的機會,為兩岸和平增添契機。

  社論摘編如下: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首發273位旅客今日赴臺。許多人視此為商業機會,但更重要的是,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開創了兩岸人民直接對話交流的機會,為兩岸和平增添契機。

  依兩岸主管機關的默契,個人遊初期開放每日500人。以每日500計,15天的停留期首尾相加,同日即有7500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若加至每日1000人,同日即有1,5000的個人遊大陸游客。倘再加上每日4、5千人團進團出、行程7至10天的“團客”,則同日即有4、5萬陸客在臺旅遊。而若以香港去年大陸游客逾3600萬人次,其中自由行1420萬人次,總消費額達7500億新台幣計,臺灣的“大陸游客市場”仍大有發展空間。

  這確實是龐大的商機,但大陸游客赴臺,尤其是個人遊,最重大的意義尚不在商機,而在“人民對話”的契機。就商機言,島內各地皆在迎接大陸游客,連臺南市長賴清德也抱怨為何沒有班機;全球最大的Dior旗艦店將在101大樓開張,長榮航空為因應大陸市場將以千億資金添購20至25架新客機,連7-ELEVEN也準備6萬份“個人遊大禮包”……這些皆是從商機看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但個人遊對兩岸的意義絕不僅是商機而已;如果僅從經濟面看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視域未免太狹隘了。

  大陸游客赴臺能有何感受與領悟?臺灣山水的奇與秀,大陸也有;大陸二線城市的市容市況,亦有超越臺北及高雄者。大陸游客未必是為奇山秀水而來,也未必是為追慕新潮時尚而來。主要原因是在於,臺灣和大陸有歷史與人文的關聯,如今又處於政治、經濟的微妙競合關係。大陸游客赴臺,最重要的感受與領悟,應在歷史的思考與人文的探索;正如鳳梨酥、蚵仔煎,它的“臺味”恐比“美味”對大陸游客更具魅力,使大陸游客在咀嚼食物時,同時也咀嚼著兩岸60餘年來百味雜陳的歷史。

  大陸游客在進入真正的臺灣民間社會個人遊之時,可以用“民心”來對比“民心”,用“民意”來對比“民意”;他們也不必被旅行社拘束。兩岸的和平發展以及直接交流對話心存尊重與珍惜,這才是重要性遠逾于商機的兩岸和平契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