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人才難留 臺灣願景成空話

2010年01月26日 10:04:00  來源:
字號:    

  最近針對臺灣的大學教育問題,各界均有不同看法。平心而論,不論從世界大學的排名,或是大學的現況來看,臺灣的高等教育的確面臨警訊。

  臺灣《聯合報》今日刊文表示,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知名學府跨海招生已是常態,甚至連優秀的教師也屢被海外大學挖角。良禽擇木而棲是難以避免的現實,但無法留住人才,長久下去將是臺灣的損失。

  另一方面,以臺灣的大學的現況也很難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前來就讀及任教。然而海外教師及學生的比例,是國際評鑒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影響排名的因素。諸如長春藤名校在這方面都有優異的表現,而臺灣的大學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另一方面近年來臺灣留學生的數量減少。以美國來説,近幾年臺灣研究生的數量銳減,取而代之的是大陸的留學生。年輕人不願去留學,將不利於國際視野的拓展及新知技術的接軌,也降低了臺灣的留學影響力。

  臺灣經過教改之後大學林立,對應少子化的社會,粥多僧少,有些學校甚至因為招生不足而經營困難。事實上,臺灣要是能放寬心胸,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赴臺,除了可以解決招生不足的問題,也可借著多元化學生的交流,提升教育的品質,增加國際能見度。目前全世界僅有臺灣不承認大陸學歷,但這卻無損於他們在學術上的地位及名聲,只是凸顯了臺灣意識形態的偏狹。其實如果把兩岸三地的高等教育看成一個共同市場,臺灣為什麼要單向放棄,而不積極參與以突破自身的困境呢?

  文章指出,教育是一個地區總體情況的成就及表現,也是人力培育主要來源,當年臺灣能位列四小龍之首,主要就是得力於正確的教育方針,提升了人才的品質及數量。但歷經十五年的教改之後,學生的程度及素質不見提升,未來競爭力衰退的隱憂已浮現。當前教育和經濟可以説是臺灣民眾心中的兩大糾結,但經濟上的革新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收立竿見影之效,教育的改善卻要悠長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當局還不能痛定思痛,專業務實地改善各種教育亂象,則隱憂終將成為大患,將嚴重影響臺灣的競爭力。教育亂象不除,臺灣的未來堪憂;精銳的人才不再,臺灣的願景終將成為空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