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蔡英文變“律師”?不如趕快把經濟搞好!

2017年06月28日 14: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黃丙喜的評論指出,蔡英文面對當前施政滿意度的低迷,把她最自豪的溝通變成了辯護。這兩字之差,看起來很小,但對於施政的影響,卻是很大。蔡還是謙卑溝通,也趕快回頭把經濟搞好吧!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面對當前施政滿意度的低迷,把她最自豪的溝通變成了辯護。這兩字之差,看起來很小,但對於施政的影響,卻是很大。

  溝通和辯護最大的差異是心態。

  溝通符合的高度,是謙虛、開放的傾聽,也是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對話。

  辯護符合律師的特性,是攻擊和防衛的辯論,也是勝負和輸贏的爭議。

  蔡最近面對民眾愈來愈多的抗議,架起了維安拒馬,收起執政之初説的“聽不見的時候可以大聲一點,甚至可以拍桌”,改成“沒事不要經常上街頭”、“自己聽見後,就可以不用這麼大聲”,正是這種心態轉變的徵兆。

  溝通和辯護的另一差異是作為。溝通是尚未裁定,期待取得更好的解決對策。辯護是主意拿定,別人得聽我,也挺我的決議。因此,溝通是雙向的對話,辯護充其量也不過林全所説的倡導。“一例一休”如今搞得民間怨聲四起,是其中事例。

  溝通和辯論的差異有個很好的比喻。溝通像教授上個案教學,講究仔細聆聽和多邊對話,目的為求得真理。辯論像律師庭上抗辯,講究利害,出發點是要硬拗你錯我對。蔡英文和林全都當過教授,應該能心領神會這種差異。

  施政是公共政策的抉擇。抉擇之前廣開言論是必要的歷程,也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不能因為有反對的聲音、抗議的行動就關起溝通的大門。蔡不想溝通的心態最近也瀰漫 “行政”、“立法”和臺當局和民進黨之間,臺當局和政黨都如此上行下效,怎麼得了?

  蔡最近在地方呼籲鄉親大聲説出支援建設臺灣的心聲。民眾對政策有疑慮,是因為不明白什麼才算答案。答案的三要素包括:結論、根據和方法。辯護應予民眾想要的答案,不是美麗詞彙的政令倡導,例如“前瞻建設”非因“前瞻”就“前瞻”,也非為建設而建設。民眾想知道的答案是針對問題的行動方法、評價根據和結論判斷,不是天龍地鼠這種意氣言語。

  為政策辯護確實是政務官應有的作為。但辯護像談判一樣,也得設局造勢。社會的安定特別要靠經濟的民生樂利。蔡當局今後施政的重心如果仍是多政治,少經濟;多分餅,少造餅,加上兩岸關係又難有起色,要求政務官勇於為政策做再多的辯論,恐怕也於事無補。蔡還是謙卑溝通,也趕快回頭把經濟搞好吧!(作者為臺灣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