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具特殊意義

2016年11月09日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針對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發表社評表示,“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成功舉辦,不但能緩和目前兩岸關係的緊張,促進兩岸企業家的交流合作,為雙方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也能替兩岸青年人開創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使青年人能因兩岸關係改善而能有更美好的未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社評摘編如下:

  “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于11月6至7日在金門與廈門聯合舉辦,聚集兩岸官員、企業界領袖、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家及財經學者多人與會,對於兩岸“企業創新合作、産業融合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當前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狀態下,更是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眾所皆知,自從今(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執政後,由於堅決不承認“九二共識”並持續維持“臺獨黨綱”,導致兩岸關係急速惡化,連帶使得兩岸經貿往來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此時此刻,在兩岸官方無法維持和平穩定現狀的情況下,非常需要民間企業共同舉辦的“兩岸企業家峰會”,緩和兩岸當前的緊張情勢,併為雙方經貿往來重新搭起互利雙贏的橋梁,也為企業創新合作尋找未來嶄新的發展方向。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致詞時指出,“兩岸企業家峰會”舉辦以來,對雙方企業合作進行充分且深入的探討,未來研擬兩岸企業創新增長藍圖、推動企業旗艦合作計劃、尋求兩岸共同開發全球市場的新合作模式、全力推動産業創新合作、落實照顧中小企業青年、以及提升金融業在全球的競爭力,是優先推動的工作。

  大陸方面理事長曾培炎則説,大陸多次表明,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維持“一中”原則。然而,520以後,“九二共識”被單方面破壞,兩岸常態化聯繫溝通與協商中斷,為兩岸發展投下陰影,但大陸未來仍會深化兩岸民間交流與産業合作。企業家是社會菁英,對民族復興應做出貢獻,在兩岸制度化協商無法推進時候,兩岸企業界有義務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增進民間交流,為兩岸經濟營造更好的願景。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7日的閉幕式錶示,大陸會繼續堅持兩岸和平發展、經濟合作與人民往來,“我們願意先與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應攜手共同面對世界經濟的變遷,並應在科技創新上,爭取兩岸合作的重大專案”。

  自從2013年11月4日兩岸在南京紫金山成立“兩岸企業家峰會”以來,雙方積極推動交流合作,目前已經成立七個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包括“宏觀經濟交流”、“能源、石化、裝備業”、“金融産業”、“資訊、家電業”、“生技與健康照護産業”、“中小企業”、“文化創意産業”等,負責具體推動兩岸産業交流合作。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屆“兩岸企業家峰會”達成許多共同建議,為兩岸産業開創嶄新的合作領域,成果相當豐碩。

  而本屆“兩岸企業家峰會”的主題為“企業創新合作、産業融合發展”,非常契合兩岸經濟當前發展之需要,尤其是現在兩岸需要企業創新合作,相互觀摩、攜手並進,創新研發,共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産業融合發展,以因應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以及科技日新月異的巨大挑戰。

  總體而言,“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成功舉辦,不但能緩和目前兩岸關係的緊張,促進兩岸企業家的交流合作,為雙方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也能替兩岸青年人開創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使青年人能因兩岸關係改善而能有更美好的未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誠摯呼籲民進黨當局,在自己無法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的時候,要有胸襟、氣度與遠見,為了臺灣兩千三百萬同胞的福祉,通過“兩岸企業家峰會”,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經貿交流合作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