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商心寒 “新南向政策”舉步艱難

2016年08月19日 09: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臺灣高層研究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顯示臺灣的“新南向”計劃拉開了序幕。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臺商在大陸市場為臺灣賺取順差,臺商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軸。正是這些成千上萬的臺商,帶動成千上萬的投資,維繫著兩岸日益緊密的聯繫,維繫著兩岸不斷增長的紅利,締造了兩岸維繫和平環境的奇跡。如果放棄大陸市場號召臺商轉向東南亞,臺商是否會心甘情願?

  評論摘編如下:

  “新南向政策”是臺灣希望重新找到經濟發展出路的出口,也是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的重點之一。最近臺灣高層研究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顯示臺灣的“新南向”計劃拉開了序幕。蔡英文表示,“新南向政策”是現階段臺灣整體對外經貿戰略重要一環,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成立辦公室,“國安會”成立工作小組,“行政院”與各部會也陸續啟動各項工作。不過,作為市場經濟來説,一個地區的外經貿發展,除了經濟政策以外,重要的還是企業。臺灣不大可能作大規模的南向投資,重要的還是依靠臺商來推進,如果不善待臺商,不管南向北向都將舉步艱難。

  臺商才是臺經濟發展主軸

  臺灣“新南向政策”綱領,包括新南向理念、短中長程目標,行動準則與推動架構,作為引領當局後續各項施政方向,還包括凝聚民間與各部門力量,同時向國際社會東協、南亞國家傳達臺灣願意推動各項合作,展開協商對話,希望為後續全面啟動新南向政策奠定良好基礎。願望理想,但現實是,蔡英文執政啟動“新南向政策”,卻冷淡大陸臺商,心寒的臺商很難積極推進。

  因為,民進黨替換國民黨走上執政舞臺,蔡英文強調了維持現狀,只承認“九二事實”,但迴避了“九二共識”,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創下的和平環境遭到挑戰。而蔡英文則在不少場合表示,已經表達了最大的善意。但在“九二事實”還是“九二共識”的善意和不善意之間,直接遭受不測的卻是奔走兩岸的臺商。

  臺灣新執政者無法與大陸在“九二共識”的認知方面達成共識的苦果,讓臺商首先品嘗了。作為兩岸交流交往的紐帶,每年在兩岸經貿往來中為臺灣帶來近1500億美元順差的臺商,在兩岸都已經不再是寵兒了。在對岸無法享受“國民”待遇,今年蔡英文走上執政舞臺,大陸臺商第一次感受到政情冷暖。“520”就職典禮,蔡英文邀請國際臺商參與,就是沒有大陸臺商的份。100多家大陸臺企協會,沒有一個受到邀請。這讓為兩岸和平、為臺灣經濟建設做出成就的大陸臺商情何以堪。

  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官網公佈,2015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為1885.6億美元,年減4.9%。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49億美元,年減3%;大陸自臺進口1436.5億美元,年減5.5%。可以肯定的是,這麼大數額的兩岸進出口貿易,大部分是臺商創下的。臺商在大陸市場為臺灣賺取順差,臺商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軸。

  依據臺商組織統計的數據,自1991年以來,兩岸的貿易總額早就超過1萬億美元,臺商投資大陸的資金總額超過1千億美元,投資大陸的臺資企業超過20萬家,長期安居大陸的臺灣人超過100萬。有臺商表示,“現在不光是臺商定居在大陸,很多學者、軍工教人員、藝人定居大陸,還有學生在內地讀書、在當地成家立業的不計其數。”即使兩岸關係于不明朗之際,臺商的投資義無反顧。

  臺商擔維護兩岸和平重任

  大陸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外商投資最多的市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對大陸投資共1263億美元,年增5.6%。其中以香港佔73.4%居首位,新加坡佔5.5%居次位,臺灣佔3.5%居第三,高於韓國的3.2%、日本2.1%、美國2.1%、德國1.2%。臺灣投資44億美元,比馬英九執政第一年增加了一倍,這還不包括從香港間接投資的。

  正是這些成千上萬的臺商,帶動成千上萬的投資,維繫著兩岸日益緊密的聯繫,維繫著兩岸不斷增長的紅利,締造了兩岸維繫和平環境的奇跡。如果放棄大陸市場號召臺商轉向東南亞,臺商是否會心甘情願?

  臺灣新執政者口口聲聲要維護現狀,現狀之一就是要善待臺商,他們是維繫兩岸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儘管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説,未來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和對岸就相關領域議題協商與對話,促使“新南向政策”與兩岸關係相輔相成,共創區域合作典範。但這只是臺灣方面的一廂情願,大陸方面在沒有得到“九二共識”的善意前,應該很難給予正面回應。

  事實上,與其他在大陸投資的外商相比,因為兩岸關係的特殊性,臺商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除了資金投入,他們擔負著維護兩岸和平環境的重任。為維護這樣的和平環境,每一次政黨輪替,都對臺商是重要的考驗。不善待臺商,南進難進。(紀碩鳴)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