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經濟如何“絕處求生”

2016年03月29日 07: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博鰲亞洲論壇日前發佈“亞洲競爭力2016年度報告”,在“亞洲四小龍”中,臺灣的排名連續3年墊底。而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近年排名同樣出現下滑。島內民眾對於增長率跌破1%的經濟,更是怨聲載道。

  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日前召開記者會稱,此行主要目的是希望兩岸經貿關係繼續推動,不受兩岸形勢變化的影響,也不受520之後形勢影響,這是為臺灣經濟、企業界請命。

  馬英九執政8年的經濟答卷,為何難獲國際排名機構與島內民眾認可?即將接棒的民進黨,能否跑好下一程,扭轉臺灣經濟頹勢?而經濟困局背後的關鍵問題何在,又應如何破解?

  政治惡鬥令發展設想流産

  全國臺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嚴峻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馬英九執政以來,臺灣經濟表現其實有一定進展。近來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的數據雖不太好,但從其他數據來看,還是有一些亮點,問題是這些讓臺灣民眾“無感”。主要原因是這些年臺灣所面臨的國際形勢不太有利,全球化給臺灣經濟帶來的新挑戰,臺灣還沒完全消化和適應,並給它帶來了一些新問題。

  嚴峻補充道,現在臺灣民眾對經濟發展“無感”,卻對分配正義等問題感到不滿。特別是中下收入階層和年輕人,對島內貧富差距擴大、長期低薪很有意見。未來臺灣要擺脫困境,需要從內部調整改革。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受訪時對記者説,馬英九8年來受外部環境影響和內部政治牽制較大,想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完成,尤其在提升臺灣産業競爭力、産業調整升級方面,雖有想法但最後多沒有落實。這主要是島內政治惡鬥牽制所致。蔡英文上臺之後,依然會面對這些困難。

  全球經濟環境相對不利,在島內推動經濟發展又面臨內部博弈,馬英九當局難以擺平的問題,即將上臺的民進黨該如何應付?劉相平認為,島內政策調整會有難度,如果進行産業調整,夕陽産業要進行關停並轉,這會産生失業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直接衝擊民進黨的選民基礎及支援率。如果民進黨太看重選情,就不敢動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但若不調整,臺灣的産業將來又沒有發展後勁。民進黨應該拿出他們的遠見和膽識,去處理好這些問題。

  國際排名高低關注大陸因素

  針對國際競爭力排名中臺灣位置下滑的現象,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向記者解釋説,馬英九剛上臺時,IMD世界競爭力等國際排名,都把臺灣位置提升很多。可是幾年下來,各種國際評價機構又開始把它的排名降下來。為什麼當初把臺灣提上去,現在又降下來?其中關鍵在於,評價機構曾預計馬英九上臺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會大幅度推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自由化,從而改善臺灣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所以抬高了排名。可是幾年之後才發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自由化只是開了個頭,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實現。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大陸便開放臺商投資。而直到2009年,臺灣當局才開放陸資入臺。近年來陸資入臺面對島內多重關卡,進展緩慢甚至出現倒退。在兩岸經貿合作方面,服貿延宕,貨貿協議談判久拖不決,更因政黨輪替而前景不明。

  在唐永紅看來,無論陸客還是陸資入臺,都只走了一小步。中國大陸在經濟全球化中發揮核心作用,也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岸經貿關係卻連正常化的水準都沒達到。臺灣在此經濟格局下依然是個邊緣化的地方,其發展環境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因此評價機構又開始把它的排名降下來。

  臺灣經濟應如何謀求轉機,兩岸又將如何攜手共贏?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告訴記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大陸經濟體量大,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能夠承受的衝擊、發揮的作用,所能扮演的角色肯定較強。臺灣難以單獨面對這些挑戰,如果兩岸能合作,臺灣過去的缺陷和不足就可以彌補。兩岸只有攜手應對,才能克服目前的難關,從而實現共同繁榮、增進民眾福祉的目的。

  謀求發展空間恐難有斬獲

  對於蕭萬長為臺灣經濟請命,希望兩岸經貿關係不受兩岸形勢變化影響,盛九元認為不能本末倒置。他反問,為什麼會受影響?只要“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不改變,兩岸經濟互動合作的基礎當然不會變。將來如果出現變化,責任在誰?這個問題必須認真探討和對待。

  嚴峻説,未來兩岸經貿互動會繼續開展,但也許會面臨新的挑戰。島內“臺獨”勢力不願意看到兩岸經貿關係向前發展,所以會採取破壞性的動作。比如不久前,“時代力量”就推出了帶有“兩國論”色彩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這是未來兩岸經貿關係要克服的挑戰。

  蔡英文在經貿政策方面傾向於加強與美、日等國合作,並謀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又試圖以“新南向政策”深化與東南亞及印度的經濟聯繫,從而“降低對大陸的經貿依賴”。然而,這會是臺灣經濟問題的解藥嗎?

  對此,唐永紅點評道,將來民進黨上臺執政,如果不能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核心意涵,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自由化更無從談起,臺灣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就不可能改進。臺灣新當局要發展民生經濟,恐怕很困難。它的另一條出路是謀求開拓國際經濟空間,可這依然需要在兩岸關係改善的條件下進行,所以“新南向政策”和加入TPP等設想很難有所斬獲。而事實上,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東亞經濟體才是臺灣對外經貿利益的主要所在。

  盛九元説,無論是“在野黨”或執政黨,只要是真正為臺灣前途和民眾福祉考慮的政黨,都應該能夠正確面對現實。對於民進黨執政後臺灣經濟迎來轉機的可能,一方面前景不大樂觀,另一方面應抱有期待,希望臺灣政黨能摒棄自己的意識形態,真正從臺灣前途和民眾福祉角度考慮問題。(記者 張盼)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