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經濟情勢嚴峻如暴風雪前奏

2016年01月25日 08: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大選後,蔡英文忙著巡迴謝票,經濟利空消息卻一件件傳出,首當其衝的是陸客觀光,臺灣旅遊業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愁雲慘霧。前“文建會主委”、東吳大學教授、雲品國際董事長兼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受訪直接點出,今年景氣很大的變數就是“兩岸關係”,觀光産業受到陸客來臺量的影響甚巨,更恐將出現“蛋塔效應”的倒閉潮。

  香港中評社25日社評指出:大選過後,民進黨完全執政,往年大企業都會刊登的祝賀廣告迄今幾乎沒有看到,取而代之的是企業的高度憂心。臺灣龍頭企業、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出席集團尾牙時説,兩岸維持現狀最好,空窗期也不要太久,他最煩惱兩岸ECFA談不成,屆時只有臺灣與日本被踢出東協市場,不排除最近會見蔡英文。此外,包括工總、商總也都説要找蔡英文談。

  蔡英文目前面臨雙重夾擊,第一是國際經濟情勢,油價崩盤、中國大陸經濟趨緩,美國也不看好,從東方到西方,再從西方到東方,形成連鎖效應,股匯市巨烈波動,臺股在去年11月初8800多點,股民歡欣鼓舞上看9000,目前只有7700點,而且是靠“國安”基金介入強力撐盤,不然可能跌得更慘。另方面就是臺灣企業界憂心的兩岸關係變數,如果民進黨沒有把“九二共識”定海神針扶住,導致地動山搖,臺灣經濟會摔得多重,沒人能預測得準。

  其中,如果陸客確定銳減將是最嚴重的,觀光業成為重災區。盛治仁就分析,“任何一個産業都無法承受四成五收入可能銳減的狀況。”

  尤其,過去8年,臺灣民眾、企業界都把兩岸和平紅利當成空氣和水,從沒想過突然失去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大家放手擴增飯店、買新車。若以地區來看,中南部受創又比北臺灣嚴重,一年400萬陸客若少一半,意味著業者也要倒一半,員工也要少一半。  

  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民進黨對觀光業可能的災情拿出什麼對策,對於盛治仁受訪擔心臺灣觀光業出現倒閉潮,一位高雄“綠委”還在臉譜網痛批他,把倒閉潮責任全推給兩岸關係,“這不叫奸商,什麼才是奸商”。這種誇張言論是不是要製造寒蟬效應讓企業界不敢罵,不敢叫,不得而知。涉及生計的事不是封住一、二個人的嘴巴就能解決,臺灣觀光産業鏈至少有數十萬人,説“奸商”實在太沉重。

  全臺謝票中的蔡英文為提振經濟,規劃從農曆春節後展開“産業之旅”,落實五大創新研發産業計劃,從南到北,拜會五大産業基地,包括高雄的“國防”工業、臺南綠能産業、臺中智慧機械、桃竹物聯網,以及竹北生醫園區、南港園區。這樣走若能聽到企業界真實聲音當然是好,她如果想了解更真實民意,應該與更多的業者接觸,聽取業界對兩岸關係的建言,不能把企業和勞工做為意識形態的祭品。

  綠營完全執政後,最近磨刀霍霍,揚言要清算中國國民黨黨産,整頓與國民黨關係密切的“救國團”、婦聯會等,時光宛如退回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的清算大賽。綠營縣市長也只關心搶資源大餅,討論“總統府”、“立法院”要搬哪去,就是沒人關心萬一兩岸經濟斷鏈,臺灣要何去何從。

  蔡英文在選前承諾業界,兩岸關係將維持現狀,陸客、陸生、兩岸經貿都不會有改變,如今還沒上任就面臨考驗,馬英九以“九二共識”營造的現狀,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要如何維持?球在蔡手上,時間不在臺灣這邊,特別是還遇上了全球景氣的衰退潮,幾個負面因素加起來,衝擊難以評估。各界都注意到蔡最近釋出了不少對兩岸關係的善意談話,這是好的開始,但時間是不等人的。臺灣嚴峻經濟情勢有如最近全球性暴風雪的前奏。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