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港臺“創客”那些事兒

2015年12月24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還記得電影《私人訂制》中葛優的那句經典臺詞嗎?“當你又一次被現實撞的頭破血流的時候,你應該求助私人訂制。”你天生路癡,出行時卻又不想跟團,怎麼辦?近日在北京舉辦的“臺港澳青年創客分享會”上,來自臺灣的林俊毅團隊就抓住了消費者的剛需,為大家帶來一款“私人訂制”型出行的APP——“臺客帶路”。

  分享會由新華網和臺灣頂新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繼首期4位臺灣青年“創客”亮相這一交流平臺後,第二期又有兩個團隊的4位香港青年登臺。創新、個性化、貼近大陸(內地)市場,成為他們成功的經驗標簽。那種天馬行空的思維、腳踏實地的行動以及嚴謹求實的態度,給我們帶來一個個有關創業盛宴的故事。

  有創意 “改變世界的麵條”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製作者)和Hacker(熱衷電腦科技的人)的綜合釋義,簡單來説就是將創意融于科技並最終變為産品的創造者。這個角色,來自臺灣“鹵豆”團隊的“奶爸CEO”馬赍可謂當之無愧。

  “我自己是一個吃貨,最愛吃的就是臺灣的牛肉麵。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把臺灣的大師傅請來身邊,隨時幫我做一碗臺灣的麵條?”馬赍説。

  為實現美味的“立等可取”,馬赍和他的團隊想到了機器人。“所有大工藝的指標可以通過機器人的數據分析和時間的安排,有步驟地呈現”,通過“自動販賣機”作為載體,可以在60秒自動煮出一碗真材實料、口味繁多的手工口感湯麵,24小時全年無休,二維碼掃描即可支付。就這樣,他們將“自動煮麵販賣機”變成現實。

  馬赍在分享會上表示,“鹵豆”現在還是一顆小種子,但希望通過自動化智慧餐飲的全新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標準,逐漸實現“改變世界的麵條”。

  接地氣 “一鍵完成”&“隨身定制”

  作為一個即將踏入社會,正在尋找工作的畢業生,你還在為簡歷無的放矢、投遞被刷而心灰意冷?

  來自臺灣的Himelight團隊可以給你個優秀的解決方案。創始人之一鄭依明是個“90後”,他的團隊以親身經歷為出發點,推出個人簡歷製作平臺,讓大學生能夠“一鍵完成”一份個人品牌突出的專業簡歷。同時,他們以簡歷為工具,利用年輕人之間的關係引薦和分享,切入社交市場,打造一個連結畢業生群體和創業團隊、企業主之間的商業社交平臺,得到了不少臺灣學生,尤其是鄭依明母校臺灣大學裏同學們的喜愛。

  在林俊毅那裏,“臺客帶路”也是接地氣的傑作。“我們的APP設計,就是為懶而生,讓大家在景點旁邊輕鬆找到衣食住行。”針對不同的“懶人”,提供不同的服務。什麼都不管的“大懶”,只要告知行程天數和預算,就可以“隨身定制”;半自由行的“中懶”,可以選擇行程+機票+酒店。面對大陸赴臺遊這塊大餅,林俊毅介紹,“臺客帶路”整合了全臺旅行社資源,由專家提供服務並定制出行計劃。

  抓機遇 橫跨兩地寄望1+1>2

  “我們早前已在香港註冊公司,但還是決定入駐深圳。”來自香港的Hey團隊12月21日在北京分享了在內地的創業心得,當中的創客雲錦婷如此言道。她説,一方面是因為“內地科技發展迅速,網路支付平臺日趨完善”,另一方面是團隊“希望深入了解內地市場,以利於項目開發、推廣更加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Hey是雲錦婷等幾位香港理工大學學生的畢業作品,區別於一般社交軟體,定位在以場景聚攏具有共同興趣的青年人群。據了解,該項目今年6月在內地上線,目前已取得首輪天使投資。

  21日參與分享的另一項目Show Muse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打造的移動知識分享、教育平臺,以分享各行業名人教學視頻為特色。創始人張龍華的內地經驗更加豐富,曾在北京工作生活了13年。

  在張龍華的佈局思考中,內地與香港優勢互補。Show Muse是香港科學園和深圳前海夢工廠的培育項目,不僅與香港業界團體建立了策略性夥伴關係,還得到了內地不少企業、機構的支援,橫跨兩地,就是希望産生1+1>2的效果。(記者 任成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