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儘快完成ECFA後續協議協商

2013年12月04日 15: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大陸海協會陳德銘會長于11月26日至12月3日率領“海協會經貿交流團”赴臺參訪。陳會長在參訪期間表示,希望明年春節前舉辦海基、海協兩會第十次會談、明年上半年談完“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協議之協商。臺灣《中央日報》4日發表社評文章説,期盼陳會長的希望能具體實現,雙方儘速完成ECFA後續協議之協商,為兩岸開創自由、完善的經貿環境。

  根據2013年6月21日兩會第九次會談所達成的共識,當時所設定第十次會談的議題共有六項,包括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與“爭端解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避免雙重課稅與租稅合作、地震監測合作與氣象合作等。

  社評説,倘若陳會長的希望能落實,表示明年春節前兩會舉辦的第十次會談,雙方非常有可能簽署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避免雙重課稅與租稅合作協議、地震監測合作與氣象合作等四項協議。而明年上半年舉行的第十一次會談,兩會有可能簽署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與“爭端解決”兩項協議,完成ECFA後續協議之協商,為建設兩岸自由貿易區奠定最堅實的基礎,這對臺灣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貿往來絕對是個利多的好事。

  眾所皆知,兩岸于2010年6月29日簽署經濟架構協議(ECFA),臺灣有539項産品列入早期收穫計劃,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計劃開始生效,2013年1月1日539項産品全數實施零關稅優惠。依據大陸海關統計,迄今年9月底止,臺灣出口至大陸適用ECFA早期收穫計劃優惠關稅的産品金額約149.25億美元,關稅優惠金額約11.89億美元,約合350億新台幣。

  ECFA早收計劃已經為臺灣出口大陸産品帶來減免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但項目仍不夠多,根據經濟部統計,臺灣出口大陸産品仍有約6,727項産品尚未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之優惠,需要兩岸完成“貨品貿易”協商後,才能列入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項目。

  然而,由於一度傳出消息,由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臺灣“立法院”卡住,連帶使得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之談判受到衝擊。所幸陳會長來臺時説,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之協商正在進行,希望明年上半年完成,解除了大家的緊張狀態。

  特別是大陸目前正與韓國啟動第二階段的FTA談判,屆時若大陸與韓國完成FTA協商,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仍未完成協商,臺灣這6千多項産品出口大陸産品若晚于韓國産品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待遇,屆時臺灣産品將失去大陸市場,拱手讓給韓國産品,經濟成長也會受到劇烈衝擊。

  社評説,韓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是臺灣産品的主要競爭對手,舉凡在電機、電子、通訊、光學等産品,雙方處於高度的競爭狀態。一旦韓國出口大陸産品再享有額外5-15%的關稅優惠,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絕對大幅超越臺灣産品。

  大陸是臺灣産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第一大進口市場,2012年臺灣從大陸市場賺取75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同年臺灣對全球的貿易順差為303.8億美元。臺灣若沒有大陸市場,將面臨貿易逆差的窘境,臺灣必須要竭盡全力,確保産品在大陸的競爭優勢,絕對不能讓韓國搶先享有優勢。

  臺灣經濟其實表現不差,但如果臺灣輸給韓國是輸在對大陸的自我設限上,將令人十分扼腕。

  社評最後説,期盼陳會長的希望能儘快實現,明年春節前舉辦海基、海協兩會第十次會談、明年上半年加速協商完成ECFA後續之談完“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協議”之協商,完成兩岸自由貿易區的相關建設,讓臺灣産品出口大陸能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為兩岸開創更自由、更有效率的經營環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