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兩岸攜手助力臺商再創輝煌

2013年01月14日 10: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調查顯示,面對近幾年全球經濟環境劇變所帶來的嚴峻挑戰,大陸臺商展現出了強大的“逆境突圍”能力。海峽之聲11日刊載評論指出,臺商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推動者、實踐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當前臺商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兩岸應攜手助力臺商再創輝煌。

  全文摘編如下:

  由臺灣《工商時報》與“中華徵信所”合作評選的“2012年大陸臺商1000大”調查結果于近期出爐。調查顯示,面對近幾年全球經濟環境劇變所帶來的嚴峻挑戰,大陸臺商展現出了強大的“逆境突圍”能力。2012年,千大臺商的整體營收增速較上年有大幅提升,高達47.7%。與各省市GDP相比較,則更能直觀體現這種強勁反彈。2010年,千大臺商的營收總額超越河北省,排名第六;2011年超越河南省,排名第五;2012年則是超過浙江省,排名第四,僅落後廣東、江蘇、山東“三巨頭”。

  上世紀80年代末,伴隨著兩岸關係僵局的逐步解凍,一大批嗅覺靈敏的臺商開始西進大陸。憑藉著自身在資金、技術、管理和行銷等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再加上大陸的資源優勢、人口眾多的成本優勢以及13億人口的市場優勢,大批臺商迅速在大陸落地生根,在不斷壯大自己的同時,也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創立“康師傅”品牌的頂新集團,從臺灣彰化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油脂廠,到目前投資總額已達12億美元,年銷售額超過7億美元,並以65億包的年銷量,佔據大陸速食麵市場的頭把交椅。這樣的臺商奇跡在大陸並不是個案,而是一個群體性現象。可以説,如今的臺商群體,已經成為大陸經濟結構中不容小覷的一支力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方面一直把保護廣大臺商的合法權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早在1994年,國務院就頒布了《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讓臺商吃了一顆定心丸。1999年12月國務院又出臺了《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隨著兩岸關係發展形勢的需要,大陸方面正在著手對《細則》進行修訂。去年8月9日,海峽兩岸又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可以説廣大臺商在大陸的發展也彰顯著大陸對於臺灣同胞的善意和誠意。

  臺商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推動者、實踐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不容回避的是,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當前臺商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日前到大陸參訪台資企業時説,臺灣是臺商的娘家,大陸則是臺商的婆家,娘家、婆家都要照顧臺商,臺商自己也要爭氣,站得起來。這是臺商未來發展的根本。(海峽之聲 錢志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