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南京峰會前瞻及兩岸企業未來合作模式

2012年09月17日 09: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將於9月18日到19日在南京舉行。該會將聚集兩岸一群重量級企業家,討論多項主題。臺灣《工商時報》16日發表社論指出,這是兩岸一起創新雙方企業合作模式的好機會。兩岸雙方企業都應該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出來,進行深度的合作,俾為兩岸經貿合作創造新價值。一系列課題如能在本次“南京峰會”上進行深入探討,則兩岸企業合作將因此而展現新局,其後續效益自然亦值得期待。

  社論摘編如下:

  南京市近年一直非常積極推動對臺交流合作。本月18日至19日,南京又有一項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要登場,就是“2012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該會將聚集兩岸一群重量級企業家,討論多項主題。我們認為,這是兩岸一起創新雙方企業合作模式的好機會。  

  南京的這項兩岸峰會(高峰會),過去3年舉行過3屆,目前已蔚成兩岸少數幾個具有全局性影響力的交流平臺之一。大陸還將進一步強化該論壇的功能,即為其建立“長效運作”的機制,使其成為常態化運作的兩岸企業合作平臺。  

  今年的第4屆峰會,預定與會者仍是兩岸的大企業家。然而,與過去不相同的是,今年企業經營大環境非常嚴竣,兩岸與會人士有必要探討雙方企業合作的新模式,真正為“兩岸合作對抗國際經濟危機”,開一個好頭,並通過上述的長效運作機制,來加以落實執行。  

  這次的南京峰會,應該要做出一些“有新意,也有積極意義”的成果,以具體落實“兩岸企業互補互利”的理想。如今擺在兩岸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乃是雙方如何進行“強強聯合”,來同步提高彼此的競爭力,以有力地對外阻抗國際經濟動蕩風潮,及對內共同分享兩岸的內銷市場。  

  由此觀之,這次南京峰會,會順應時勢,開始討論兩岸企業合作的新模式,以切實整合雙方企業的優勢條件,來擴大彼此的共同利益,進而帶動兩岸經濟産業體系同步脫胎換骨,為全民帶來福祉。  

  至於可行的合作新模式,最值得考量的是“兩岸企業合資,在雙邊進行平衡投資”。譬如由雙方聯合規劃出“創導性”新産業發展的大項目,由兩邊的企業共同投入資本來加以落實,而其投資佈局,可以平衡地安排在大陸、臺灣兩地。  

  這樣的佈局,將使兩邊的優勢充分整合,共構成一條高效的生産鏈,以打造出一批新世代的電子資訊、環保節能、機械裝備、生物技術等産品,外加商業服務模式的創新。如此將使兩岸得以同步實現産業轉型升級。另方面,陸資也可借此,順理成章地大量投資臺灣,一改近年陸資入臺數量偏少的景象。  

  除此之外,兩岸企業還可以一起“走出去”,共同完成全球佈局。亦即兩岸企業聯合去海外各地投資,共同掌握全球的資源和市場。關於這方面,兩岸各有長處,可以彼此互相幫助。像臺灣廠商開拓歐美日市場的歷史較久,經驗也比較豐富,在這些市場上,堪當陸企投資項目中,具有主導地位的戰略合作夥伴。但若是在東歐、俄羅斯、“第三世界”市場,則大陸企業的接觸與營運經驗,比臺灣企業更深入也更廣泛,因而在這些市場上,兩岸廠商的合資或合作,臺方如果扮演“從屬”、“配套”的角色,也是可以理解。  

  無論如何,兩岸雙方企業都應該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出來,進行深度的合作,俾為兩岸經貿合作創造新價值。當然,雙方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也應該型塑誠信相待的風格,例如互相尊重對方的智慧財産權等,以使彼此的合作“可大可久”。這一系列課題,如能在本次“南京峰會”上進行深入探討,則兩岸企業合作將因此而展現新局,其後續效益自然亦值得期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