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高經濟成長 ECFA效益展現功不可沒

2011年06月13日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0年9月正式生效,使兩岸經濟合作邁向新的里程碑。短短數月,已經看到ECFA對於臺灣整體經濟的效益正逐漸浮現。香港中評社12日發表專論指出,如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所言,ECFA是兩岸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大陸臺商升級轉型的契機與臺灣經濟脫胎換骨的根基,臺經濟高速發展,ECFA功不可沒,應該給予馬英九當局高度肯定,也要對於大陸政府願意敞開心胸與臺灣洽商致以感謝之意。

  全文摘編如下: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2010年9月正式生效。事實會説話,就在今年五月初臺灣致函WTO秘書處,就ECFA向WTO進行早期通知,正式提出ECFA內容包括早期收穫計劃以及後續待協商之貨品及服務貿易等協議,ECFA使兩岸經濟合作邁向新的里程碑。如今臺灣與大陸洽簽成功,自2011年1月1日起,ECFA開始第一階段的早收清單降稅,然而短短數個月,臺灣已經看到ECFA對於臺灣整體經濟的效益正逐漸浮現,這不是空口説白話,而是事實與數字會説話,ECFA已跨出美好的第一步,仍有賴於後續的發展與持續。 

  對於ECFA,從第一階段早收清單項目中的産品,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産品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在兩岸間的貿易金額已經呈現出相當明顯的正面效果。就在今年前兩個月,早收清單貨品中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金額為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而臺灣開放給大陸的早收清單貨品進口金額則為7億美元;若參照兩岸貿易進出口實際情況,今年第一季臺灣對大陸出口金額,不但早已恢復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前的水準,且較2008年第一季成長17%,較去年第一季也大幅成長14.3%;而臺灣對大陸的出口比重,仍約維持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前的水準,為40.9%,顯見兩岸經貿往來,已揮別全球金融風暴陰霾,兩岸經貿往來十分密切,相互發展,相得益彰。 

  然而,針對美國商會白皮書中指出:“臺灣能否借ECFA受惠,要看臺當局如何因應來自國際競爭、人才不足等挑戰;馬當局如果不積極提升施政效能和政策一致性,並重視長期規劃,ECFA帶來的機會也可能稍縱即逝。”對於此項建議,馬當局非但有意識到此問題,並且做好準備以迎接來自各方的挑戰,但對於部分人士來説,馬當局即使做好再萬全的準備,恐怕責備與指責之聲亦不會停止。 

  平心而論,誠如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所言,ECFA兩岸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大陸臺商升級轉型的契機與臺灣經濟脫胎換骨的根基,馬當局一方面在創造兩岸和平及經濟繁榮景象,替臺灣人民找新機會及出路;另一方面則是協助臺商在大陸發展,使其更順遂。試想倘若今日是民進黨領導臺灣,ECFA會簽訂嗎?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最新的競爭力評比報告,臺灣的名次提升到第六名就是最佳的證明。因此倘若有成績的沒有受到肯定,那麼誰還要努力呢?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