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盼臺當局高官減薪 與民眾共度難關

2008年11月28日 08:59:00  來源:
字號:    

  臺媒《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説,“次貸風暴”引爆的金融海嘯,已開端殃及經濟實體面,全球均受創甚巨,臺灣受到國際大環境不利影響,經濟形勢可慮。在經濟衰退、實質所得直線滑坡,甚至企業廠商紛紛裁員減薪,許多受雇者走投無路的時刻,最幸福的就是穩穩抱著鐵飯碗的臺當局官員,即使天塌下來,他們照樣可以怡然自得地吃那碗安穩飯。看在任務朝不保夕、節衣縮食努力找米下鍋的臺灣普通民眾眼裏,那會是什麼滋味?

  何況,經濟衰退固然與外部環境有關,但若能事前週全防備、臨事因應得宜,即使不能將災殃摒諸,也至少可以令災情減輕並早日解除,讓百姓少受些苦難。而這一切,非賴執掌全部公權力與人民所付托的公共資源的臺當局官員莫辦。因此,要求高階官員略減一些薪水以示與民同苦有何不可?此前傳出新加坡政府除了以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努力拯救經濟之外,還同時要求總理以下的高階官員減薪,一方面表現其與民同苦的衷忱,一方面未始沒有自我懲罰以茲惕勵的用意。此一行動立刻受到各方關注。

  當國民黨“立委”提出臺當局官員減薪建議,臺灣“立法院長”立即表示願減薪20%;但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史亞平立刻強調,新加坡是以高薪養廉,臺灣的首長薪水僅及其1/16,不可相提並論。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更指出,新加坡官員的薪水與大型企業CEO的薪資連動,經濟好時調高,經濟不景氣就減薪;而臺灣的公務人員薪水是固定的,不能相提並論。

  對此社論指出,難道臺灣的官員即不該養廉?臺灣的官員對比企業的CEO,俸祿固然相形見絀,難道就應該景氣好壞,一概不動如山?

  一個企業的CEO,即使大到像花旗銀行還是雷曼兄弟,所掌管的財富可以敵國,但到底其每一決策影響的,還是轄下區區數萬頂多百萬人。可是一個高級臺當局官員,一個疏忽、誤判、輕舉妄動,或當做為時不做為,受害的是以千萬計算的百姓。若從此刻起,臺當局高級官員勇敢地站出來,表明他們要與民同苦,不忍心在經濟衰退時坐領固定薪水,願意減薪10%至20%;但一旦景氣恢復,不僅要向上調整,而且當景氣表現超乎預期時,還可以隨著大企業CEO的薪資,更往上升10%至20%。我們相信民眾對此必鼓掌歡迎,而且對這些勇於負責,願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官更加認同。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