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誰斬首銅像?誰為“臺獨”築夢?

2017年04月24日 09: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24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署名文章指出,日據時代日本水利技師八田與一銅像在臺南被斬首,“臺獨”組織一週後砍了陽明山公園蔣介石銅像的頭,聲稱是為獻祭八田。沒完沒了的“統獨”斬首銅像對決正在臺灣上演,如縮小版的恐怖活動,再蔓延下去無法想像。然而,臺灣社會正在催生這種氛圍,執政者大力挑動明知無法落實的分離主義,不擇手段脫中走進美日,社會動蕩加劇,仇恨也被鼓動。

  文章摘錄如下:

  斬首蔣介石銅像獻祭日本人八田與一,完全是反社會化的瘋狂行為與説詞。這從近日PO出系列斬首蔣介石銅像的“臺灣建國工程總隊”臉書發文可以看到端倪,他們説“既然臺灣人在國際上屢遭被認定是中國人,為什麼至今仍舊有相當多臺灣人認同‘中華冥國’殖民暴政?!為什麼臺灣人今天仍然沒有推翻及擺脫‘中華冥國’殖民暴政?!”獨派言行顯示“臺獨”動運已從立場的主張,轉移到激進的行動,斬首蔣銅像是指標。

  就政治發展來看,這是極其不正常現象。民進黨1986年創黨,臺灣1987年解嚴,民進黨1994首度拿下臺北市政權,從黨外、街頭進入廟堂,可在體制內實踐政治主張。尤其在2000-2008年第一次執政8年,2016完全執政後更獨攬大權,許多“獨派”要角都變身位高權重官員或民代。回首過去,民進黨黨外時代每逢選舉有大咖演講即萬頭鑽動,這是因要聽反國民黨言論不容易。黨外時期常有的街頭運動則是因主張得不到執政者採納,才要上街衝。如今國民黨已被打下臺,民進黨當家了,“獨派”卻反而比過去更激進,甚而有恐怖化行徑,本是沒道理的事。

  有兩個原因可解讀這現象,第一,執政者的催化。蔡當局雖不敢表態要臺灣獨立,卻從課綱到政策,無一不是高舉分離主義,朝“脫中”邁進,再加上政策親美親日。臺灣曾被日本殖民50年,原本就還有皇民化臺灣人的遺緒,民進黨當局政策使然,部分綠營政治人物又過度諂媚日本,更加挑起了臺灣社會的敏感神經。再以蔣介石銅像為例,過去這幾年綠營縣市長推倒的蔣銅像難以計數,“獨派”暴力拉倒銅像也未受到制裁,尤甚者最近斬首蔣銅像和砍日本人八田與一銅像所受處置宛如天壤之別,這樣的氛圍都催化了“獨派”的激進化。

  第二,民進黨完全執政,讓“獨派”有打假球的感覺。民進黨當局是“暗獨”,且動作很大,又完全執政,挑動了“臺獨”基本教義派,對“臺獨”期待更高、更深,導致“獨派”近期動作愈來愈大。選舉因素亦為重中之重,擺明與蔡英文抗衡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就是代表性人物,他拒絕蔡英文力邀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不排除2020挑戰蔡連任,最近一路衝,從高規格處理八田與一事件到為前“臺獨”聯盟領導人黃昭堂在臺南設置紀念公園,儼然成為“臺獨”新教主。其他零星的如扁係、臺聯黨最近突然很活躍,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了2018地方選舉。還有時代力量黨獲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相助賣力推“公投法”也是。

  民進黨當局現在面臨作繭自縛困境,愈推進分離主義,“獨派”胃口愈大愈重;愈友日就變成愈媚日,就像這次八田與一被斬首,“獨派”竟是稱斬蔣介石銅像“獻祭”。在現實上,“臺灣獨立”等於統一,以前陳水扁任內曾公開表示,改“國號”“不能騙自己也不能騙別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過去十二年任期沒做到,相信縱使今天‘總統’給他做,他也做不到。”陳水扁講這話雖是被“獨派”罵慘了,後來有些“獨派”大老氣到不跟他説話,陳水扁終究是講出實話。反之,現在的蔡當局明知“臺獨”不可為卻日日在為獨派“築夢”,這所導致的“臺獨”激進化整個臺灣要共同承擔。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